加强消杀频次,严控上座率……记者探访餐饮、住宿、影院等场所防疫
紧绷安全弦 防疫不打折

工作人员在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珊瑚酒店客房内进行消杀。
□本报记者 李凤仪
近期国内多地相继发生聚集性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西海岸新区人流量较大的餐饮、住宿、影院等场所防疫情况如何?日前,记者走访新区多处人流密集场所发现,从测温、验码到限流、佩戴口罩,各商户对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把控,并加强公共场所的消杀频次,绝不放过任何隐患。
餐厅>>
大厅禁止多人聚餐
后厨加强防疫力度
记者来到了位于滨海大道旁的86号海鲜码头餐厅,一下楼梯,浓烈的84消毒水味道扑面而来,三个餐厅员工正对地面以及墙面等公共区域喷洒消毒液。“我们只接受小房间的预定,大厅目前不能安排多人聚餐。”接到订餐电话的餐厅负责人正在向客人解释。目前该餐厅在接到五人以上客人订餐时,会要求客人进入包间用餐。两到三人的聚餐则可以安排在大厅,但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疫情传播的隐患,撤掉了部分桌椅,拉宽了客人间的距离。“所有的客人我们只接受预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控制好就餐的人数,把控好防疫安全的问题。”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走到后厨,看到厨师戴着口罩以及手套进行食材的挑选和烹饪。“疫情问题出现以后,我们就抓紧将以前戴的防飞沫口罩,换成了现在的医用一次性口罩,还加戴了一次性乳胶手套,为的是尽可能减少顾客入口菜源的污染。”厨师对记者说,该餐厅的进货渠道也进行了严格控制,对于进口和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货源暂时拒绝接收,并尽可能避免生食菜品上桌。
酒店>>
严格执行“一米线”
每周进行防疫培训
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珊瑚酒店内,一位游客在办理入住,测温、出示健康码后,随着大堂服务人员的指导,她根据自己“青岛一码通”上的信息登记了姓名、联系方式、住址以及是否途经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相关信息,位于后方正在等待的一家三口自觉地站到了一米线外等待。“客人们现在都很有防疫的意识,排队办理入住的时候都会隔开一米的距离。”前台办理入住的人员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乘电梯到客房楼层,发现一间客房内,工作人员正拿着装有消毒液的喷壶进行消杀,她走遍了客房的每一个角落,不时用手里的抹布进行擦拭。据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市场总监王震介绍,工作人员需要对客用棉制品等易耗品进行“一客一换”,对日用品进行“一客一消”,扎实做好防疫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每周都会对员工进行防疫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已经培训超过1200小时了。”王震向记者介绍。
电影院>>
影厅每天消杀5次
3D眼镜一客一消
“请戴好口罩,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出示一下青岛一码通。”记者走进博纳国际影城青岛黄岛巨幕店的一楼时,工作人员正在给前来观影的顾客测量体温。经过同样的检测过程后,记者来到了三楼观影区,刚好碰到值班经理带领工作人员检查顾客口罩佩戴情况。“请坐在第六排的先生戴好口罩,请大家在观影时不要将口罩摘下。”值班经理一行人会不定时巡查各影厅,仔细检查是否有观众中途将口罩摘下,及时发现并做好提醒。
根据要求,影院的上座率不能超过75%。记者了解到,每场电影的线上、线下购票率一旦达到75%,工作人员会及时做出调整,停止售票。该影院每天会进行5次消杀,每次间隔2-3小时。除了使用的影厅,对没有使用的影厅也会进行按时、无遗漏地消杀。“为了避免出现84消毒水会使物品褪色的情况,我们采用的是与其拥有同样功效的来苏水进行大面积喷洒,对于材质较为脆弱的影院座椅,我们会人工用酒精进行消杀。”博纳国际影城青岛黄岛巨幕店值班经理向记者介绍。对于顾客们比较关注的3D眼镜的安全情况,影院采取的是一客一消的方式,为顾客的放心使用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