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黑”“5+2”,忙到晚上10点是家常便饭……
谢谢你们!最美“种苗人”
□本报记者 于林平 本报通讯员 段勇
德尔塔变异毒株来势汹汹,引发了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西海岸新区全面谋划、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为市民擎起防护“金盾”。一直坚守岗位的新区基层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疫苗为剑,奋战在新区50多个疫苗接种点,不分昼夜、周末无休、拼尽全力,在平凡岗位上诠释责任与担当。
从3月份开始
没陪过孩子一天
在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在预防接种门诊主任王冬华带领下“白+黑”“5+2”进行疫苗接种,最多的一天接种2600剂次,根据接种人员数量,医务人员经常放弃吃饭时间。
像王冬华这样不辞辛劳、默默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自从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区中心医院护士长姜永花与科室里的护士们,每天忙到晚上10点已是家常便饭,周末都不能休息。一天早上,姜永花的小女儿醒来一看见妈妈,就抱住她哭着说:“妈妈,你为什么每天回来那么晚?我好想你呀!”一番话说得姜永花心酸不已,但她还是忍住泪水安抚孩子:“你不是不喜欢戴口罩吗?妈妈和阿姨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让小朋友们以后出门都不用戴口罩,你要支持妈妈呀!”
和姜永花同样心境的还有富春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主任丁德娟,她的大女儿今年刚参加完中考,年初的时候她还打算亲自辅导孩子备考,可从3月份开始,丁德娟就再也没有陪伴过孩子一天。“一天完成近千人次的注射,晚上还要核对数据,忙起来什么都顾不上。”记者从丁德娟的脸上没有看到埋怨,她反而开朗地说:“全民接种可是大事,也是我的职责所在,这些道理孩子都懂,自己学习不让我操心,她争气,我也要争气!”
这些女性医务工作者,虽然在这段时间不能做一名陪伴孩子成长的母亲,但是她们用坚韧、勇敢的品质,不断在儿女心中勾勒着“超人”的形象。
对话重复千万遍,没有一丝不耐烦
“你们那里有没有北京科兴?”“孩子什么时候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自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青少年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家长的关心和疑问也如潮水般涌向“种苗人”,她们一边忙于接种疫苗,一边还要回答居民的咨询和提问。“同学别紧张,放松一下。”“您没有发热、各种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吧?”“接种后请到留观区留观30分钟再离开”……每天面对上千名接种居民,回答几百个提问,平均每人进行600多次接种提示,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对话重复千万遍,记者没有看到任何一位医务人员脸上有不耐烦的神情。
新冠疫苗接种并不是单纯的“打一针”那么简单。完成一次接种不难,难的是要夜以继日面对大量的接种者,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手脑并用才能确保步步不错。从门岗一测二问三查看(测体温、问旅居史及查看健康码、戴口罩),到预检处预检医生详细问诊是否符合接种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再到登记处登记受种者身份信息,接种室再次录入受种者信息,扫描疫苗监管码,接种护士完成接种,最后引导受种者去留观区等待30分钟,无异常接种反应方可离开,每个环节有效衔接,缺一不可。“1天内不要洗澡,3天内不要饮酒,清淡饮食,有其他任何不适及时说明……”每天不厌其烦、情真意切的叮咛,是“种苗人”们对所有接种者的“真情告白”。
除了身体上的劳累,医务人员精神上也很紧张。据了解,疫苗从出厂到接种,要求在测温系统的“监督”下,全程2-8℃冷藏。为确保疫苗安全储存,医院设置疫苗存贮冷链室,由专人负责,做好温度监控、记录和疫苗出入库的管理工作,保障疫苗的质量和后期数据可追溯。“每支疫苗都有‘身份证’,一人对一苗,接种现场也会有疫苗取出后不小心损坏的,出现1人对多苗的情况,就得晚上加班,逐一核对上千条人员信息。”富春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解释经常加班的原因。
来自大家的感谢
让他们无比暖心
在黄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接种台,医护人员一旦坐下就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核实接种群众身份信息、提醒注意事项、注射疫苗、手部消毒、开始下一个人的接种……高强度的接种工作,让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常常汗流浃背。“我们很少喝水,不去洗手间就不用换防护服,避免长时间空台,让大家排队时间太长。”黄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说,但即使这样,只有接种人员也是不够的,为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档,黄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进行全员培训,大家一边做好自己原本的医疗护理工作,一边抽时间参加接种工作。不论何时,只要有工作安排就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推进新冠疫苗“应接尽接”。
新区还通过实施高三毕业生接种“绿色通道”和流动接种“五进服务”等多项便民措施,扎实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设置临时接种点和流动疫苗接种车,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进商场,规范高效地为企业公司、高校、社区等感染风险较高、人员较密集场所的市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我们的项目工期排得很满,时间非常紧张,如果我们自己组织去医院接种,至少要耽误一天时间,接种车真是解了我们的困难。”“商场员工多,下班晚,多亏了你们啊!”来自企业、居民的一声声感谢,让富春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车上的工作人员感到无比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