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优秀共产党员,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卢振华——

七载爱心护航,演绎“父子”情深


  卢振华把赫赫背下公交车。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贾佑玲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与大众日报联合开展“2020年山东省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真情巴士公交驾驶员卢振华入选。据了解,卢振华曾获得山东省“诚信服务标兵”“感动青岛”十大道德模范、青岛市文明市民等多项荣誉。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不忘初心的坚守。从宣誓入党那一刻起,卢振华就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作为人生信条,始终怀着对党的赤诚之心,尽心竭力为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办实事,尤其是他连续7年抱(背)患病男童上下车并帮扶其家庭的事迹,不仅温暖了一个家庭,更温暖了一座城。

  >>一次偶遇<<
  他成了患病男孩的“爸爸”
  2014年10月4日,卢振华在公交车始发站等候发车时,看到一位中年妇女用轮椅推着一个大约六七岁的男孩准备乘车,热心的他赶紧下车将行动不便的孩子抱上车,并帮助孩子的母亲将轮椅拿上车。交谈中,卢振华了解到孩子名叫赫赫,因出生时重度窒息导致脑损伤,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说话。母子俩每天上午在学校旁听上课,每天下午乘公交车前往青岛市区一家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来回需要近5个小时。
  听了赫赫妈妈的讲述,卢振华暗下决心,要帮助这个孩子,让他像其他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
  从那以后,赫赫的衣服、鞋子等生活和学习用品就几乎都由卢振华购买赠送。休息时,卢振华会带赫赫逛公园、吃自助、到自己家做客。他还每天为赫赫送上一包牛奶补充营养,并送去一部近2000元的新手机让赫赫上网课,鼓励赫赫坚持康复,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报社会。

  >>七年陪伴<<
  爱心从车厢蔓延到生活
  2020春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卢振华坚持定期为孩子送去蔬菜、口罩和消毒水等物品。
  七年的时间,在不断的康复训练和卢振华的关爱下,赫赫从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到现在已经能断断续续说出“卢爸爸”“你好”等简单的词汇,并可以自己步行几十米。虽然赫赫走路时仍步履蹒跚,说话仍断断续续,但这几个字、几十步的进步已让卢振华开心不已。
  为了表达对卢爸爸的感谢,赫赫向妈妈要了他跟卢爸爸多年来的合影,请妈妈帮忙用手机制作了一个“谢谢您·好人”的电子相册。看着一张张照片,卢振华的眼眶湿了,他说,往后的无数个7年,他都会继续陪着赫赫一起努力。
  卢振华帮助赫赫的事迹被同事们知道后,大家深受感动,纷纷加入帮助赫赫的队伍中。据了解,赫赫并不是卢振华唯一帮助的孩子,多年来,他坚持资助帮扶多个春蕾女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资助金额超过5万元。

  >>默默奉献<<
  用真情书写责任与担当
  从事公交驾驶员工作以来,卢振华坚持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多年如一日把为乘客服务放在首位,时刻站在乘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工作中,卢振华总结了“四个一”工作法,即遇到老年乘客上车要拉一把,遇到行动不便的乘客上车要扶一把,遇到推婴儿车上车的乘客要抬一把,遇到小朋友上车要照顾一把。他的热情服务受到了广大乘客的好评和认可,月均表扬电话达20余个。在新区开展的多个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常能见到卢振华的身影。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交驾驶员,卢振华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助人为乐的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卢振华用不凡的坚持坚守着无私奉献的最初承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