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泊里镇尧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德林——

贴心为民,一肩挑起多副担


  工作中的赵德林。
  □本报记者 丁霞 本报通讯员 牛雪
  走进泊里镇尧头社区,满目绿树葱茏,靓丽的道路景观让人眼前一亮。作为社区党委书记,赵德林同时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尧头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虽然平日里社区工作忙,但他从未间断过学习,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中,赵德林一直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和居民群众,赢得大家的广泛赞誉。
  勇于担当,开创治理新局
  尧头社区包含原先的尧头一、二、三、四村,是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的首批搬迁村庄。2019年,泊里镇选取尧头四个村挂牌成立尧头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和尧头股份经济合作社,成为新区首个“搬迁改造、产权改制、撤村改居、转型城市社区”的“三改一转”样板。
  “三个职务一肩挑”让赵德林的日常工作变得繁忙起来,也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统领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的“一统领三融合”工作体系所带来的巨大改观。“转型城市社区不能只体现在形式上,要不断深入发展社区的软实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赵德林介绍,尧头社区按照党组织总统领、居委会抓服务、合作社谋发展的思路,实现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充分融合、集中统一发展,在基层治理等方面开创了新局面,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心为民,满足群众诉求
  尧头社区成立后,群众期待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赵德林根据群众的诉求,带领居委会一班人狠抓居住坏境改善,开办“每月说安全”活动,确保居民的生产、居住和疫情防控安全。针对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问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建立活动的流动台账,使每一个流动人口都出现在管辖和服务的视线内,摸索出一套有效管理安置区的办法。
  “在泊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社区联合高校创办了‘融合’社区服务项目、推动诉讼服务向基层延伸。”赵德林介绍,社区积极支持开展和青岛理工大学的“融合服务”项目,推动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让孩子们在兴趣中放飞自我。
  此外,尧头社区还坚持“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居委会开设了“智找活”小程序,在尊重居民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增加了居民收入,加强了社区稳定。
  精于开拓,促进经济发展
  面对合村后资金、资产管理凌乱等状况,赵德林勇于开拓,会同合作社、董事会成员顶住压力,整合资金、优化资产,在节约的前提下砍掉不合理开支,年可增加收入200余万元,为合作社的良性运行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目前,尧头社区在教育、医疗、就业三大领域精准发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将资产资金全部评估作价,折合量化全社总股份3.62亿股,人均9.7万股,使老年人收益有保障,年轻人分红有预期。此外,尧头股份经济合作社用好用活资金平台和资产平台,创收增收稳步前行,年收入达1000万元左右,有效推动了社区经济发展。
  “对待工作要用心,对群众要有感情,同时作为社区书记要适应跨度大的要求,既能处理婆婆妈妈的琐碎小事,也能求新求变,引领社区发展。”通过实践,赵德林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