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区交通运输局严把信息排查、督导检查、人员健康等五道关口

守牢进口集装箱运输“防疫墙”

  □记者 董梅雪
  通讯员 李国华 报道
  本报讯 国外进口货物安全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而运输环节是入境货物流动的必备环节。近日,记者从区交通运输局获悉,为严防进口货物带来的风险,该局聚焦进口集装箱运输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运输环节,严格把好信息排查、宣传引导、督导检查、人员健康、应急处置五道关口,严抓运输工具消杀和从业人员个人防护,确保防疫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时。
  底数清、数据实是确保工作落实的基础。区交通运输局成立进口集装箱防疫运输工作专班,在区市场监管局及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帮助下,定期摸排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信息及从业人员信息,每日收集汇总运输环节消毒信息;该局分管领导带队不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掌握防疫措施在一线落实情况,及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完善措施、弥补漏洞。
  据统计,截至目前,区交通运输局已督促相关企业对运输工具消毒6.3万余次,集装箱门把手消毒3.8万余次,集装箱内壁消毒2.1万余次。
  进口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政策根据形势变化会适时进行调整,为确保企业和从业人员及时、准确掌握最新防控要求,除利用到企业调研、检查的时机帮助企业分析形势、完善防控方案外,区交通运输局还多次组织防疫专题培训,通过短信服务平台发布提示信息1万余条,并制定下发企业版和从业人员版防疫明白纸,分条目列明需要掌握、落实的防控要求,提高可操作性。
  高频、严格的督导检查是确保防疫措施落实的有力手段。对此,区交通运输局明确责任分工,牵头成立9个检查组,对进口集装箱运输企业等加大检查力度,加密检查频次,督促指导企业完善防控措施。进口集装箱相关从业人员岗位风险大,区交通运输局督促企业每日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体温、身体状况等进行监测登记,并为相关从业人员设置核酸检测地点,确保从业人员健康安全。同时,为车辆单独配备防疫用品,方便驾驶员及时对经常接触的方向盘、车门把手等部位进行消毒。
  此外,区交通运输局制定了应急处置流程,明确了应急值班、应急联络、现场处置、信息报告等责任分工。同时,建立了局机关、交管所、运输企业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先后紧急排查处置多起事件,排查应急响应迅速,信息上报及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