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长江路街道紧盯群众需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聚共治合力,惠民生福祉


  武当山路社区开展“感恩有你 老少同乐”主题活动。
  □本报记者 丁霞

  近日,记者在长江路街道采访了解到,近年来,该街道充分发挥联动枢纽作用,创新社会协同共治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社会治理工作站为圆心、志愿服务为载体、网格员为纽带,充分激发各类社会组织活力,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的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社区为平台>>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理
  “长江路街道将社区作为社会力量参与的集中地,积极扶持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以社区为平台,让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辖区居民服务。”长江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逄琪海告诉记者。
  近日,沅江路社区联合青岛拜博口腔医院、青岛德医堂医院,在社区广场举办了以“义诊活动进社区,便民行动暖人心”为主题的活动,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
  据了解,长江路街道压实社区、小区、楼宇三级网格责任,将40个社区网格细化为179个“微网格”,推动5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132家社会组织、2100余名志愿者融合服务,真正做到网格服务入户到家,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应急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有效衔接。

  工作站为圆心>>
  开展各类便民活动
  长江路街道将社会治理工作站作为社会力量参与的基础点,创新“社会治理合伙人”模式,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我们依托工作站建设志愿者工作点、社会组织服务点、爱心企业奉献点等,在工作站张贴相关组织标识,公示工作站每周服务项目,以此提高社会治理知晓率。”长江路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负责人李海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街道已有160家社会团体定期在40个社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
  设置在马濠公园的16号流动工作站,以“生活、庭院”为主题定位,联合多家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及公益活动,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社会协同治理带来的生活便利和周到服务。
志愿服务为载体>>
营造协同治理浓厚氛围

  “志愿者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招募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让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疫情防控、国家反诈中心App宣传推广等工作中来。”李海明介绍。
  在长江路街道,小雨点公益服务中心、滨海学院璀璨机电公益服务队、真情巴士向日葵爱心服务团队等公益组织已经家喻户晓。不仅如此,许多社区还成立了自己的社区志愿者组织,如阿里山路社区组建了阿里山路社区志愿服务队,紫金山路社区成立了春风志愿服务队等等。
  据介绍,长江路街道还在阿里山路社区和紫金山路社区开办了“长江公益银行”,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形式,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协同参与治理的浓厚氛围。

  网格员为纽带>>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此外,长江路街道还将网格员作为社会力量参与的联动轴,充分发挥网格员的“连心桥”作用。“不同网格的居民结构存在差异,对社区活动类型的需求也不一样。网格员充分了解居民对社会治理工作的需求后,将其传达给社区和社会组织,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活动,让每一场活动都具有鲜明特色,使社会协同参与更加精细化。”李海明介绍,同时,通过网格员的日常走访宣传,将社会治理协同参与、人人共享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网格居民,以此来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
  下一步,长江路街道将继续一手抓“群众需求”,一手抓“社会力量”,走出一条具有长江路特色的社会协同之路,激发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蓬勃活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