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笃行实干争一流 戮力同心谱新篇

服务企业发展、办好为民实事……听听长江路街道这三个部门的2022年工作打算

  □本报记者 丁霞

  记者近日从长江路街道发展保障中心、城市管理中心以及长江路执法中队获悉,今年以来,长江路街道高标定位,创新发展,砥砺奋进,争创一流,使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始终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三个部门也各自列出了2022年的规划与目标,携手奋进,为街道谱写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发展保障中心
  强化精准服务
  助力企业发展
  1-11月份,发展保障中心完成镇街级税收35.78亿元,同比增长33.3%,新备案项目100个,目前在库财源项目415家,引进流动税源95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9%。利用内资5.6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56%;承接服务项目实际利用外资7277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将按时间进度完成目标任务。
  展望2022年,街道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将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抓开工,加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服务,促进项目加快开工。二是抓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开工,早入库,早投资;积极推进工业楼宇项目的开工建设。
  在财源建设方面,一是建立实施周调度、月统筹制度,全面加强月纳税额100万元以上企业的征管监管。二是扶持好现有企业长足发展。目前,街道以上汽通用五菱为核心已形成了较好的汽车产业发展链条。下一步,将加强建筑业税源管控力度,确保税收区内应缴尽缴;依托现有财源可视化信息平台,以大数据控税,强化协税护税效果,加强企业服务工作,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在机制上建立完善“一个重点企业、一个工作组、一位主抓领导、一个实施方案”的思路,强化徽城、志利等平台的引税作用,发挥社区力量,加强社区引税。切实做好上下游企业的对接,及时了解企业的所需、所想,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用工、金融、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企业扩大生产,释放产能。三是利用好企业服务“一张图、一张网”体系,及时跟踪企业迁出迁入变更动态,提升企业服务智能化水平。
  在招商引资方面,采取产业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等多渠道招商,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
  在统计方面,一是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工作。加大对上汽五菱、五菱专用车的服务力度,帮助上汽通用五菱电动车产品在新区范围内大力推广,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居民购置电动车,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充电桩布局。二是加大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进千企,精准服务促发展”活动,加大企业走访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提前摸排储备纳统企业。研究辖区内未纳统企业缴税情况,对年度内月纳税额达到10万元的企业重点进行走访和服务,建好台账。四是加快新批工业楼宇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管理中心
  注重精细管理
  提升城市品质
  2021年,城市管理中心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契机,以不断优化辖区城市环境品质、完善城市管理体系为目标,强化巩固提升,深化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推进街道市容环卫整治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落实城市管理精细化,对五台山路、齐长城路、峨眉山路等9条主次干道开展绿化整治提升。特色化发展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区创新开展了“流动红旗评比,传递分类精神”“挂钩传统文化,关爱环保卫士”等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组织市政、社区全面摸排辖区背街小巷,实行统计一本“提升台账”,建立一套“整治计划”,进行一次“全面提升”的工作模式。
  2022年,城市管理中心将围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垃圾分类、稳步推进山头公园整治、防患未然做好防汛工作四个方面展开,在聚焦常规抓落实的基础上,抓整改、抓突破、抓特色,全面梳理,制定常规作战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对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人流量较大等重点地段和关键部位综合管理的数据掌握及整治,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期间,要把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牵住问题的“牛鼻子”,责令相关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养护单位、建设单位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期后进行复查,整改完成后“销号”。
  重点突破,统筹推进整体。对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要牢牢把握住“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总基调;垃圾分类工作要牢牢把握“抓细、抓实、抓落地”的主旋律,加强对积极社区、高标准物业小区、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提升;山头公园整治工作要牢牢把握“稳步推进 限期完成”的总要求,加强对进一步提高小黄山山头公园开放程度、重点打造烟固墩山“红石榴家园”文化主题公园等;防汛工作要牢牢把握“思想在前 预备当先 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的总方针,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修缮排水管道、提高居住环境等。
  保留6个巡查组,分片对40个社区的环境卫生、垃圾分类、防汛等工作进行常态化巡查,高效利用好微信小程序,简化工作流程,并持续开展“回头看 向前进”工作,形成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新格局。

  长江路执法中队
  加大执法力度
  为群众办实事
  2021年,长江路执法中队荣获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青岛市执法中队五星级中队。作为基层执法观摩点迎接省编办在新区开展调研,涌现出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文明执法标兵”等大批先进个人。
  以“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为核心,对85条路段包干到人;以工商业户“门前五包”星级管理为抓手,运用“和商”APP签订掌上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书4000余份,画出管理红线,提高商户维护城市环境的自觉性;在重点路段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3000余处,规范引导非机动车有秩序停放。
  以“办好百姓身边事”为抓手,创建“环境秩序示范小区”10个,对小区内的“十乱”行为进行全面整治。今年9月,在青岛市对新区拆违治乱工作考核中,长江路街道名列全区镇街第一。此外,街道还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40余期,收集社会各界诉求近200个。
  展望2022,长江路执法中队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管理水平。一是主动“求变”,对辖区执法区域划分与人员分配进行再优化、再调整,提升综合执法效能、优化人员力量分配。二是科学“应变”。学习借鉴各地区先进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城市管理机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执法协助的方式解决城市管理难题。
  进一步完善市容常态化管理水平。一是在前期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实施“包路到人”制度,以点带面、以面带全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治理。二是深入推进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发挥好“和商”APP的作用。同时,建议采取购买服务建立常态化市容巡管队伍。三是继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对重要路段继续“看紧盯死”,打造城市管理示范路;加大对摊点群的监督和规范力度,实现便民摊点群便民不扰民。四是继续健全新建小区违建预防水平。加强对新建住宅小区违法建筑、违法装修的预防和控制,将违建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五是继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提高执法队员、协勤人员办案能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