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长江路街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履职接地气,惠民零距离


  人大代表在社区直播间与群众“云交流”。
  □本报记者 丁霞 本报通讯员 林笋
  近日,记者从长江路街道获悉,长江路街道峨眉山路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荣获青岛市2021年 第三季度“十大优秀人大代表联络站”称号。据了解,该联络站成立于2018年,现有驻站区级人大代表15名。建站以来,驻站人大代表以联络站为平台,积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社区治理、法律宣讲、知识科普、诉求解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接地气的履职态度和做法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社区治理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我们定期组织代表开展座谈调研,开辟代表建言通道,为实现社区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多创新点、提升点。”长江路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培全说,在2021年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过程中,驻站代表走街串巷,对城市管理工作“把脉问诊”,帮助社区对症下药治疗“顽疾”。在代表的建议下,社区一方面抓“堵”,由执法部门对乱象进行集中整治;一方面抓“疏”,在社区设置小广告张贴栏140个,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同时,采取规划设置集中晾晒区、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区、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等措施,规范社区市容秩序管理。
  文明城市重点在“文明”,在代表的建议下,社区广泛开展“文明城市 有你有我”主题文艺演出、垃圾分类宣讲等活动30余场,招募志愿者200余人,激发了群众参与创城工作的热情。
  创新履职形式
  密切联系群众
  人大代表具有凝聚群众思想、行动和力量的重要作用,为此,长江路街道依托抖音APP等新媒体平台,在全市率先打造了“代表在线”直播间,让人大代表变身“主播”,围绕群众感兴趣的行业知识,开展了以新冠疫苗接种、《民法典》解读等为主题的直播6场次,代表与群众进行“云交流”的同时在线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凝聚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此外,该街道还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进社区”活动,驻站代表刘小聪为社区居民带来国画教学6次;驻站代表孙伟强、赵婧等走访辖区老党员、困难群众40余次,捐款捐物5万余元;驻站代表王斌为群众提供法律义务咨询20余次,参与化解信访积案16件;驻站代表薛增礼编制了《基层防疫人员基本防护标准》供各物业小区防疫点参考使用,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大作用。
  倾听群众诉求
  精准掌握民情
  王培全介绍,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五是该站的“人大代表接待日”,驻站代表轮流接待辖区群众,就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问题进行梳理、答疑。同时,创新拓宽线上沟通渠道,将含有代表个人信息的二维码公布上墙,畅通群众与代表的沟通渠道。
  根据群众提出的“提升政务服务”建议,组织代表走进便民服务场所,聚焦流程“通不通”、政策“懂不懂”、体验“好不好”等问题,进行“沉浸式场景体悟”。人大代表通过对政务服务“申请、受理、审核、办结、反馈”等环节的全流程体验,找准影响群众办事体验的“症结”,提出改进建议13条,推动街道打造全省首家镇街级智慧便民大厅,实现136项公共服务与行政审批事项“一窗受理、全科服务”。自建站以来,已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40余场次,累计接待群众113人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32件。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