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 赵文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征,又是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人民民主是“中国之治”的特质和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得以有效实现,那么全过程人民民主到底“全”在哪?
制度链条“全”
要想使美好的民主理念不落空,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程序加以落实。历经百年奋斗,党领导人民探索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链条,其中涵盖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等全部民主政治要素,覆盖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环节的全部领域。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链条主要通过以下民主制度充分实现: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鲜明优势与突出特点是通过民主立法和选举,实现人民需求与国家意志相统一。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鲜明优势和突出特点是协商民主,通过多样化的协商渠道,广泛汇聚民智、增进民主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民主的渠道、形式,筑牢民族团结、平等,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四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广泛民主权利,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制度安排。
实践充分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制度链条,保证了成果民主和过程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实质民主和程序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充分契合民主的真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政治效能。
民主参与实践“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民主的本质实际就是人民对国家生活的全过程参与,民主参与实践“全”包括民主主体全、民主内容全、民主参与范围全、民主流程全。一是民主的主体“全”,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把“全体人民”都纳入民主过程,同时又特别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弱势群体、边缘人民群体参与渠道的问题;二是参与的内容“全”,保证人民尽可能参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公共事务,大到国家立法,小到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都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加以解决。三是覆盖的范围“全”,通过构造环节完整的民主实现体制,实现多层次、全领域的民主化发展,从立法、行政到社会生活,从中央、地方到基层,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民主制度;四是民主的流程“全”,既重视民主选举,也要重视选举结束后的民主治理,要形成民主程序上的闭环,避免西方式 “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形式主义民主。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当稳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加和扩大社会主义的优势和特点。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初心不改,建立民主制度,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和主要来源。党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集约化效能。同时,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等优势,才能充分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优势。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方向,把握积累的政治经验和政治原则,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优势和实践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赓续创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创新民主参与渠道、平台和形式,如电子政务平台、远程政治参与平台、网络议事议政平台、网络协商平台、信息公开平台等,拓展人民政治参与空间,力求形成制度化、立体化、体系化民主参与格局,让高效、便民的政治参与覆盖全体人民,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践行更加完整、更具现实性。
中国要跑得快、行得稳,必须汇聚十四亿人民的磅礴力量,因此,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时代之趋、民心之向、发展之需,全过程人民民主植根中国土壤,具有先进的民主理念、完整的制度体系、全面的民主实践、独特的政治优势,必将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者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