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万里风正劲
——西海岸新区2021年“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综述

2021年6月21日,首批国产深远海三文鱼规模化养殖收鱼成功。(本报资料照片)
编者按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殷殷寄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过去的2021年,西海岸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勇担经略海洋、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国家战略,锚定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宜居幸福新典范”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改革发展“三大提升、四大突破”头雁行动,强力攻坚突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本报今起推出《攻坚突破开新局 乘势而上当龙头》专栏,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宜居幸福新典范”四个维度,全景式呈现西海岸新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生动实践,为2022年开好局起好步,努力担当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加快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集聚澎湃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本报记者 李涛
数据,是最有力的注脚。
2021年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12.12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8%,高于全市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稳居青岛各区市之首,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连续两年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2021年,西海岸新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放大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发起实施改革发展“三大提升、四大突破”头雁行动,以攻坚突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纵深推进,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四新”经济发展风生水起,“十四五”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引领力更强。在黄海之滨这片开放的热土,每一寸肌理都释放出无限生机,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美好愿景正徐徐展开,新姿盎然。
经济跑出上扬曲线
2021年,西海岸新区勇担国家使命,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各领域攻坚突破,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12.12亿元,同比增长11.8%,以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展现出经济的超强韧性。
仔细看这份成绩单不难发现,这一年西海岸新区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税收收入、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全线飘红”。在全市范围来看,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区GDP总量稳居青岛各区市之首,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8%,高于全市2.6个百分点。
再把目光延伸至全省,前三季度3112.12亿元的成绩单,在全省16个地级市中可位列第7位,超过了10个地级市。放眼全国,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的形势下,新区经济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发展水平,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健康高效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0.93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58.27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82.92亿元,增长13.4%。一、二、三产的占比分别为2.28:37.22:60.5,这种结构调整正向着经济发展的后工业发展阶段迈进,递增的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为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从前三季度产业占比中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在新区经济结构中起到支撑作用,增速较2020年前三季度提升1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7%。对西海岸新区前三季度GDP贡献率达到68.03%。
高速且高效,彰显了这份成绩单的难能可贵,作为青岛整体实力最强、战略叠加最密的区域,西海岸新区无疑是青岛经济列车的火车头。
以点带面攻坚突破
2021年,西海岸新区实施改革发展“三大提升、四大突破”头雁行动,加快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攻坚步伐,支撑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以攻坚之姿昂起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龙头。
这一年,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推动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唐岛湾金融科创区、海洋高新区三大区域,及数字经济、“芯面经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海洋经济四大领域的发展。
2019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首次正式对外提出“5G高新视频”的概念和构想,在西海岸新区布局了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2020年,瞄准“新基建”风口,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建设再次加码推进。园区与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维六度(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方联手、深度融合,抢抓5G时代发展新机遇,共同建设5G高新视频产业云平台、中国影视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影视数字化+4K修复中心和5G高新视频联合创新中心。
而今,一条涵盖高新视频生产、传播和服务的端到端产业链逐渐形成。
唐岛湾金融科创区是西海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力作。曾几何时,金融之于新区,是短板、弱项。新区站在高处看远处,精准发力,打造74平方公里的唐岛湾金融科创区,致力引进现代金融、科技创新、总部经济等项目。海洋高新区则牢牢抓住项目生命线,持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当好项目和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实行“一站式”“零阻碍”“保姆式”服务,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企业水平全面提高,推动项目快引、快建、快投产,实现了海洋高新产业集聚快速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2021年,西海岸新区以点带面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成色足、底色亮。
向海图强筑梦深蓝
肩负经略海洋、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国家战略,一系列重大机遇叠加,各种积极因素厚积成势,这是西海岸新区适应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最大底气。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2021年,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海洋特色优势,锚定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目标,以攻坚突破之姿开启经略海洋新征程。
这一年,海洋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北船重工升级为中船二级子公司,加拿大LNG项目首个核心工艺模块完工交付,中国船柴全年交付67台主机创历史新高。海洋控股集团与明月海藻、聚大洋藻业深度合作,国际海洋产业资本配置中心启用,总规模105亿元的2只海洋产业基金设立。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首批三文鱼成功实现规模化收鱼,“1+N”深远海养殖模式初步形成。
海洋科学城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等建成启用,海洋石油工程(青岛)公司获批省级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新获批9家省市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等5所涉海高校实现招生。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落地运营,打造海工协同研发综合体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组建研究中心18个、注册产业公司11家,获批建设全国首家自然碳汇交易中心。
海洋开放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外贸航线达178条,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通航贸易。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落户,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启用运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年进口额突破1800亿元。成功举办2021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发起全球“海洋微生物基因组计划”“万种软体动物基因组计划”。推动自然资源部和省、市三方共建青岛海洋国际合作中心,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实体化进程加快。
在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通海等理念的融合加持下,西海岸新区在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征途上步履铿锵:“十三五”期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实现了总量翻番的目标,年均增长14.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3%;2021年上半年,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2.8%,高于GDP增速8.4个百分点。
九链共舞产业兴城
2021年11月26日,伴随着首条晶圆级封装测试生产线顺利启动,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进入生产运营阶段。该项目的投产是继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后,新区“强芯扩屏”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将强势提升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韧性及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突破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2021年,西海岸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落地年”和新区“攻坚突破年”部署要求,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强化大项目引领、链接全球资源,全力推进总投资7929亿元的1578个项目加快建设。1至8月,西海岸新区开工在建项目1437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
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构成一个新的增长极。位于董家口经济区的南洋聚合新材料项目依托自主研发的新型制造技术和工艺,为产业链下游的聚乙烯、聚丙烯制品加工项目提供原料配套。青岛南洋聚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博昕介绍,产业链上的金能化学新上马聚丙烯项目,正好用到公司产品,可提高聚丙烯附加值,其年产50万吨,很好地解决了销售难题。
当前,董家口经济区正全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化工产业向“链条化、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项目决定发展,产业决定未来。
2021年初,新区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选梳理新一代半导体、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船舶海工、智能家电、汽车、海洋冷链、影视文化和新经济九大重点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一张蓝图绘到底。新区成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链长,各部门、单位积极参与到产业链建设中,协同作战,形成产业链稳定、发展、提升长效机制,助推产业链“聚变裂变”式发展。2021年1至11月份,九条产业链共洽谈和招引重点项目208个,总投资3068亿元,其中,签约和注册项目140个,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962亿元,年税收53.8亿元,用工3.4万人。
“四新”经济全面起势
国家级新区,发展新经济是题中之义。
以数字经济为例。2021年,西海岸新区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数字经济跃升,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1-10月份,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36.7亿元,同比增长20.7%。
数字产业化方面,西海岸新区聚焦“强芯扩屏”,加快推动宸芯科技、富士康高端封测等核心项目引进建设,初步实现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的半导体全产业链;在人工智能领域,以萨技术等9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人工智能行业优秀企业、优秀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在卫星物联网领域,欧比特宇航科技、国家高分卫星青岛中心等一批卫星数据研发应用企业纷纷落地……西海岸新区数字产业“核心链条”不断壮大。
产业数字化方面,西海岸新区集聚海尔智研院、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等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34家,打造了海尔卡奥斯、赛轮橡链云、双星胎联网等国内外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促进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日韩合作平台建设;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黄河流域“9+2”跨境电商产业合作交流机制,打造跨境电商供应链产业集群……西海岸新区坚持数字技术赋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窥一斑而见全豹。在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已驶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轨道: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开建,一批核心技术企业争相入驻;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开工,打破山东显示面板领域缺少龙头支撑局面;全球首个5G+智能制造全连接工业园区——海尔中德智慧园区建成运营;全球首个真正投入使用的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对外发布……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时代大潮,涌动不息;心中有梦,永不打烊。展望2022年,国家战略与时代机遇叠加,西海岸新区这片开放的热土正释放出无限生机,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