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创建服务品牌 搭建服务平台 精准服务居民 打造暖心社区

党建“慧客厅”,多彩惠居民


  华顶山路社区创新成立爱心商家公益联盟,搭建起惠民服务平台。
  ■编者按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近日,省民政厅公布了山东省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名单,新区薛家岛街道华顶山路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和珠海街道珠山路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双双入选社区级名单。本报记者深入这两个社区,为您深度解读两个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密码”。

  □本报记者 丁霞

  近日,省民政厅公布山东省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名单,其中,薛家岛街道华顶山路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入选社区级名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华顶山路社区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暖心城市社区的打造,创建了慧党建、慧民生、慧服务、慧志愿、慧治理的“慧客厅”党建品牌和“多彩华顶山”服务品牌。华顶山路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以“为民、便民”为宗旨,摸清居民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服务阵地。

  创建社区服务品牌
  多彩多元服务居民

  刘丽静是华顶山路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在了解到社区近90岁的王大爷长期过着独居生活后,便经常去看望大爷,陪他聊天,给他做饭,让王大爷倍感暖心。
  华顶山路社区党委书记杨玲燕告诉记者,该社区对辖内独居、失能老人常年开展一对一照顾,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该社区还创建“多彩华顶山”服务品牌,通过组织开展不同种类的活动,多样化服务居民。其中包括提供“金色守护童年”服务,组织琴、棋、书、画活动300余场,受益青少年10000余人次;提供“蓝色健康”服务,为居民义诊500余场,服务居民20000余人次;提供“绿行者环保志愿”服务,组建绿色宣传团,招募环保志愿者200余人,开展活动500余场次,使“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提供“橙色舒心瑜伽”服务,开展形体课60余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黄色安全”服务,打造青少年权益维护平台、实践教育平台,开展培训50余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引入专业社会组织
  联建共建惠及民生

  前不久,华顶山路社区党委与青岛电影学院机关第三党支部开展了共建活动。双方以党建交流为依托,开展业务交流和爱国教育,凝聚合力共谋发展。
  座谈会上,双方以“党建联建促发展 合力共建华顶山”为主题,分别介绍了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党建共建思路和创新案例。
  “社区将依托高校教育、文化、专业资源优势,以更开放的思维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全力打造社区特色品牌文化,推进文明和谐、温暖幸福社区建设。”杨玲燕告诉记者。
  此外,该社区还依托“慧客厅”社区治理创新交流平台,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联系18家共驻共建单位,打造场地共用、活动同行、经验分享的工作模式,社区先后开展党员义工服务活动220余次。坚持服务载体多元化,汇聚36家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联合成立“爱心商家公益联盟”,搭起惠民生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幼儿教育、义诊、公益课堂、心理咨询等公益服务260场,带领发动党员和志愿者600余人参与服务,累计参与人次达2万人以上。

  加快转变居民角色
  共建暖心社区家庭

  “在享受社区提供的服务后,我想发挥自己的所学和专长回馈社区,就报名加入了社区的心灵驿站志愿者队伍。”该社区居民王华丽说,她在志愿活动中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我想和社区一起,让居民们过上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王华丽说。
  据悉,华顶山路社区以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为依托,培育暖阳公益服务组织,孵化已成熟社区自组织队伍15支,以资讯获取、服务参与、能力提升及自我实现四个步骤,渐次推动居民从观望者、参加者、策划者到合作者角色的转变,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让大家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杨玲燕表示,下一步,该社区将继续以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为依托,以“慧客厅”党建品牌、“多彩华顶山”服务品牌为基础,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强化社区自组织,成立社区智囊团等,汇聚社区英才,凝聚社区治理创新力量,夯实党建基础,打造有温度的暖心社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