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每人每天平均入户8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助老员迎来一年最忙碌时刻

“只要老人们高兴,我就值了”

  □本报记者 谭宁

  1月20日,农历腊月十八,大寒。记者来到中康爱邻里滨海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见到了正准备入户的助老员逄锦娟,她话不多,但笑容温暖,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年前的活能比往常多一些,家家都需要擦玻璃,大扫除,再就是蒸馒头。”逄锦娟拎着当天发酵好的面团笑着对记者说,“蒸馒头是我们的必备技能!”
  穿过几栋居民楼,记者跟随逄锦娟来到凤凰社区一户人家。刚进楼道,一楼的防盗门就打开了,两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欢喜地招呼着:“快进屋,知道你们要来,早就在家等着了!”放下手里的面团,逄锦娟赶忙去洗手,熟练地搭上面板,准备好面粉、盖垫、笼屉布后,开始着手忙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人张贵凤今年81岁,她和老伴是当地的老住户,按照惯例,每个月的20号,逄锦娟或其他助老员都会上门给老人蒸馒头、大扫除、洗头发、剪指甲等。“她们经常来,每次来都干不少活,比自家孩子还亲!”说起助老员,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揉面、醒面、做馒头……不多会儿,五斤面就成了十几个大馒头。醒发的工夫,逄锦娟打好一盆热水,试好水温,铺好油布,让老人躺在炕上准备洗头。“逄锦娟是我们服务中心的招牌,她做事干净利落,手脚麻利,脾气也好,老人们都喜欢她。”同事笑称道。
  谈及这份工作,逄锦娟说:“照顾老人是个良心活,也是积德行善。老人都需要有人疼,我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把每一位老人照顾好,只要他们高兴,我就值了。”说完,她嘿嘿地笑着,继续手里的活。
  平日少言寡语的她,聊起自己照顾的老人们,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孙奶奶眼睛不好、赵爷爷腿脚不灵便……这些她记得比谁都清楚。去年有一位老人因病去世,逄锦娟得知消息后哭了好久,提起这事,她的眼眶又红了。
  闲聊中,记者得知,除了上门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助老服务外,逄锦娟还负责街道的11户孤寡特困老人。两年多时间里,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都每天入户为老人们送饭菜,骑着“小木兰”来回奔波。
  “像逄锦娟这样的助老员我们中心共有11名,她们为滨海街道14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助老服务。这段时间也是大家一年里工作最忙的时候,每人平均每天要入户8次,看到老人们都能干干净净、快快乐乐地过一个幸福年,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中康爱邻里滨海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运营于红这样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