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画笔不辍,绘时代变迁

从事胶南年画创作40余年的徐明斋要让年轻人把这张文化名片传承下去


  徐明斋指导学生进行年画创作。□记者 李涛 摄
  □本报记者 李涛

  万象更新入诗画,一元复始庆新春。中国人家里的年味,不仅仅体现在“吃”上,还蕴含在每一个装饰、每一份巧思里。之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与过年相关的装饰里,有一样不能少,那就是年画。
  1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新区明斋画院,画院院长、胶南年画传承人徐明斋和夫人丛梅正带领孩子们进行“福虎迎春”的年画创作。“虎是百兽之王,象征着勇敢,我们希望借着虎年的吉祥,让孩子们在年画绘制过程中体验乐趣,零距离感受节日氛围,画下新年的美好祝愿。”徐明斋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在孩子们的画笔下,一幅幅精彩的画作描绘出或憨态可掬,或勇猛威武,或俏皮可爱的各式老虎,浓浓的年味跃然纸上,为虎年增添了乐趣。
  “我这一幅年画作品叫《幸福一家人》,希望用它贺虎年,祝大家虎年大吉、虎啸生风。”今年11岁的陈晓萱告诉记者。只见陈晓萱的画里有红红的灯笼、牡丹花、爆竹,还有一幅“家兴人兴事业兴,福旺财旺运气旺”的对联,一家人华服霓裳、神清气爽,小老虎笑眯眯地趴着,憨态可掬,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氛围。
  徐明斋,1965年生于山东胶南(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已从事胶南年画创作40余年。“胶南年画是西海岸新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它描绘了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徐明斋告诉记者。徐明斋的年画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多是表现大海、渔家女、当地农民耕种劳作的场景,都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画作还具有极强的时代元素,画色鲜明,线条饱满,展现的都是积极向上、生活幸福的时代面貌。
  在明斋画院,记者欣赏了多幅徐明斋的年画作品:作品《美丽乡村》中,祖孙三代人搬进了新家园,在阳台上喜看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作品《开海时节鱼满筐》鲜活展现了渔民用勤劳智慧喜获丰收的幸福场景;作品《春风》被张艺谋导演选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中展览……一幅幅美好生活新图景跃然纸上,形象地反映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展现了新时代西海岸新区年画艺术创作的新高度。
  “年画曾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品,反映的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的年画作品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代表着时代风貌。”谈起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年画的艺术创作和成就,徐明斋表示,西海岸新区独特的地貌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醇厚的风土人情为胶南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使其与其他地域年画相比更有特点和优势。“近年来,我们的年画立足本土、沿袭传统、注重创新,涌现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反映新区新貌的年画作品,展示了新区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生态良好的成就,在新时代获得了巨大发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作为农民画家,徐明斋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担当。他开办了明斋画院,传承和发扬胶南年画,并坚持亲自授课带学生,“我会把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全部传给新区的年轻人,为胶南年画的传承与发展作贡献。”徐明斋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