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企业”迎来利好>>
乘势而上打造全市氢能资源基地

▲氢能源公交上线运营。
□本报记者 董梅雪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氢能产业发展迅速,伴随《青岛西海岸新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发布,一众扎根新区氢能产业链的企业有了更加明晰的“思维导图”,在采访中纷纷表示,将乘势而进,助力新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区发布的关于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为未来十年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蓝图,也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西海岸新区的氢能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8月5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首次实现燃料电池氢气出厂,日供量为300千克,率先实现了“青岛的车用上青岛的氢”。“今后,我们将乘势而上,按照规划制定的具体要求和发展思路抢夺先机,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打造青岛市氢能资源基地。”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将再建设一套规模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燃料电池用氢装置,进一步扩大产氢、充装规模,达到约6000标准立方米/小时;三期考虑依托公司北侧预留地和现有排洪集水区,建设光伏发电制氢,拓展新能源领域建设。
氢能源公交车是氢能在西海岸新区的重要应用场景。2020年1月28日,青岛市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在西海岸新区开通,首批50辆氢能源公交在真情巴士30路、66路两条线路上线运营,自此开始,新区的公交车用上了“氢”心脏。
“氢能源公交加注一次氢气仅需15分钟,不开空调的情况下满载续航里程达300公里,开空调运行也可超210公里,与纯电动客车相比,冬季续航里程基本不受影响,可以很好地满足企业的运营需求。”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夏伟介绍,“除此之外,氢能源公交车运行全程零碳排放也是不可忽视的优点,通过一年的尝试,我们更加坚定了氢能源应用的信心。”
“规划发布后,将会为新区的氢能产业发展带来一系列政策利好,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推广氢能公交应用,进一步增加投放数量和运营线路。”夏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