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个学科榜上有名

  □记者 丁一 报道
  本报2月14日讯 今天,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全国共有147所高校上榜。山东依然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山东大学在首轮数学、化学两个学科基础上,此次增加了中国语言文学、临床医学学科。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所高校上榜的4个学科均是入选过首轮“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其中,中国海洋大学为海洋科学和水产学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
  据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源于该校建校之初的石油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已累计培养17000余名本科生和4400余名硕士和博士生。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该学科圆满完成了一流学科首轮建设目标任务,在高层次人才团队、重大科研项目等核心指标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新增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实现“零”的突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学科所涵盖的4个专业全部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新增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新增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迈上新台阶;新增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7项,新增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1项)、省部级一等奖12项,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源于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之初的石油钻采系,现设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3个二级学科。经过近70年发展,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石油工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教师和毕业生参加了新中国所有大型油气田的开发,为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作出了重要贡献。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首轮建设期内,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取得了一批重要建设成果。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该学科将努力践行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围绕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深层油气资源安全高效开发领域中的钻采工作液与井筒安全控制、油气渗流与智能优化、储层改造与提高采收率等方向,产出更具针对性、颠覆性的理论和技术,解决油气工业若干“卡脖子”问题,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标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