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创新保险服务,赋能经济发展

西海岸新区集聚76家保险机构,初步形成业态丰富、布局合理的发展体系

  □本报记者 董梅雪

  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现代服务业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功能,可以发挥“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作用。2021年,西海岸新区保险业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发展质效,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21年底,西海岸新区共集聚保险机构76家,初步形成了业态丰富、布局合理的保险发展体系,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5.6%。

  深入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决定了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新区保险行业将自身发展充分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
  在科技创新中引入保险机制,对于分散风险、保护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去年,新区积极推动科技保险工作,区工信局牵头组织开展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政策宣讲会,推动有需求的企业开展保险业务,辖内企业成功落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
  同时,新区还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政策》,对开展科技保险的企业按实际支付保费的50%给予资助。落地全区首笔知识产权保险,IPwe知识产权服务券平台投入运行,为创新科技保险保护模式奠定了工作基础。
  2021年,新区鼓励保险公司深度参与航运事业发展,优化提升航运业的抗风险能力。
  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区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研究部署航运保险相关工作;同时,对接山东省港口集团,结合船舶交易相关工作,探讨加强船舶等保险业务合作。在相关部门推动下,太平洋保险自贸区支公司、中路财险自贸区中心支公司(航运事业部)等公司全力推动西海岸新区航运贸易事业发展。2021年,新区保费收入超1.2亿元,其中货运险保费收入4253.88万元。

  夯实民生服务领域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作出应有贡献是新区保险业努力的方向。2021年,新区重点聚焦多层次养老需求,稳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探索“保险+养老”全方位服务体系,丰富了养老保险产品。
  其中,区卫健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开展惠民陪护“保险+服务”试点,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助推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发展;区民政局牵头继续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由中路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共为28.88万名老年人投保,保费693.2万元。
  同时,区医保局创新综合医疗保险服务,探索大额医疗补充保险,积极推广“琴岛e保”;区卫健局使用人口关爱基金及财政补贴对计生特殊家庭等群体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和低保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等保险项目,2021年计生保险保费共计98.6万元,理赔416人次,共计赔付67.57万元。

  发挥三农保障功能
  农业保险提标扩面
  农业是实体经济基础产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服务新区“三农”发展上,保险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为有效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机制,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险种全覆盖。
  2021年,新区继续开展蓝莓、茶叶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在海青镇开展茶叶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保费规模403.35万元,赔款总额272.93万元;在宝山镇开展蓝莓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保费规模239.57万元,赔款总额178.88万元。推动保险+期货业务发展,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落地花生“保险+期货”保费规模156.74万元;在宝山镇开展苹果期货价格保险试点,保费规模116.78万元。
  2021年,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共13项,投保保费共计5096.91万元,各项赔款总额共计3129.98万元,为农业生产撑起了“保护伞”,给农民增产增收装上了“稳定器”。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