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四新”经济活力涌 澎湃发展新动能

头部企业竞相布局、产业生态圈渐成气候,西海岸新区“四新”经济垂直崛起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康普锐斯能源科技公司工作人员组装加氢站用压缩机。□记者 陈蔚 摄瑞智飞控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无人机全自动飞行系统。□记者 陈蔚 摄五菱宏光MINIEV生产线。□记者 王雪 摄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记者 李亮 摄

  在明月海藻集团举办的直播活动中,主播与消费者互动。
  □本报记者 陈蔚

  从大国重器到民生日常,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已经深刻改写了西海岸新区经济版图的底色,让新区经济生态变得更加葳蕤。2021年,奋力追逐“四新”经济是西海岸新区最鲜明的形象。2021年前三季度,新区实现“四新”经济增加值1000.11亿元,占全市近1/3,同比增长22.7%,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32.14%。
  西海岸新区正成长为一座适宜“四新”经济生长的城市。

  搭建创新梯队,“新技术”突飞猛进
  2021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在工业机器人、智慧城市建设、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新技术”领域迅速发展。
  工业机器人领域以智能制造基地为主要载体,依托海尔智能研究院、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打造山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集聚了钢铁侠、澳西机器人、海尔机器人、奥托美森智能制造机器人、科莱尔机器人等多家机器人企业,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个行业。
  “我们以‘无人机+智慧应用’为发展思路,利用‘3S’、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探索出了‘无人机+’在国土、林业、石化、电力、农业等领域的实战场景和智慧应用。”山东瑞智飞控科技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任国贞介绍说,目前该公司拥有大中小3个规模无人机50多架,能够通过搭载扩音器、抛投器、多光谱相机等不同配件,实现多场景应用,打造了“天际锐眼”“空地一体”等一系列警务、政务无人机实战体系。“它能够飞越拥挤的车流,查看交通拥堵情况;能够在空中快速对车祸现场进行定位,测绘现场车辆信息;还能飞跃海岸线,到近海查看浒苔、漏油等情况。”任国贞说。
  该公司总经理孔锁财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无人机产业链供需对接,重点推进低空遥感、环境监测、精密测量等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同时,结合政府在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以无人机产业为平台,搭建政府之间、政企之间、企业之间的交流桥梁,凝聚合力,促进需求应用深度对接融合。
  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其他新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同样日渐成熟,现已涵盖城市运行、公共服务、智慧交通等8个行业领域。目前,已有以萨技术、北京大学(青岛)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灵犀科技产业大数据、真情巴士智慧公交等多家平台运行使用。
  在位于新区海西科技园的康普锐斯能源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加氢站用压缩机的生产与组装。据悉,该公司是国内唯一的全部国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实际应用案例的液驱加氢站用压缩机生产厂家。公司董事长尹智介绍说:“目前我们月产能为8台。2022年,我们要争取新的产能突破,为新区建设‘双碳先行区’贡献力量。”更加强大的“新技术”梯队,正在成长。数据显示,新区已有106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企业入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家企业入围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西海岸新区正涌动着日益强大的“新技术”能量。

  立足资源禀赋,“新产业”加速崛起
  青岛作为我国家电产业版图上的重要一子,一直难掩“缺芯少面”的失落,而新区作为青岛智能家电制造的核心承载区,对“振芯铸魂”的渴求更加强烈。
  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首条晶圆级封装测试生产线投入使用;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开工……2021年,新区“芯屏”产业垂直崛起,半导体全产业链条和光电显示全产业链集群正加速形成。
  “新区以打造中国北方半导体及光电显示产业聚集区和发展高地为目标,力争‘十四五’末形成千亿级‘芯屏经济’规模。”区发改局新旧动能转换科负责人郭亮说。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新区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2021年11月19日,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第700万辆整车下线。700万辆,这个数字不仅是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光时刻。“新区制造”的五菱宏光MINIEV一上市就引爆市场,累计销量超45万辆,连续14个月摘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累计4个月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2021年,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核准,成为青岛市首家拥有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早在2021年年初,“青岛美锦氢能科技园”三大项目之一的青岛美锦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制造中心项目在新区投产,青岛首条氢能公交示范运行线开通,有力提升了氢能汽车产业和城市交通出行品质。2022年伊始,新区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提出了未来10年氢能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重点产业、重点工程等,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图”,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力推动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在新区集聚发展,为山东省、青岛市“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更多的“新产业”正从新区占据禀赋优势的领域生长出来。
  海洋产业大跨步迈向生物医药的高端领域,明月海藻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完成登记备案,有效填补国内空白;聚大洋正在加紧扩建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生产线,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年800亿粒的生产规模。这些都将推动海藻胶产品实现数十倍的价值提升。
  “新产业”蓬勃发展,推动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产业林”生机盎然。

  颠覆传统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在直播间购物、快递送货上门等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日常。成熟的网购体验背后,少不了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从业人员的大力支持。而这一批批新兴职业的产生则是新区新业态新模式奋力发展的缩影。
  全省首条青岛至东京、大阪全货运包机成功首飞,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被认定为“山东省重点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近年来,新区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文娱、网红直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消费品销售额明显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66.9亿元,同比增长18.6%。
  在新兴产业中,要数网络直播产业风头正劲。无锋直播基地、旭航产业直播基地、巨恩直播基地、星影时空直播基地、嘉凯直播基地等10余家直播企业落户新区;“妖怪”集团开展新媒体视频带货及网红孵化业务,代理品牌达1000多种;“阿萌”等本土网红形成品牌效应;“哈舅”等原创IP借势啤酒节日趋成熟。
  不只是网络直播产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以“互联网+工业”为例,海尔卡奥斯已成为行业级标志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赛轮集团、双星集团、海信集团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搭建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海尔智研院建设了全球首个“智能+5G”大规模定制模式及先进技术融合测试验证平台,赛轮集团成为国内轮胎行业唯一一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
  聚焦农业领域,新区着力打造农副产品流通产业链,建成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企业电商平台5家,建成镇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6个、认定青岛市农村电商示范镇6家,建成100多家村级淘宝服务站。
  外贸领域诸多传统模式被颠覆式重塑。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黄河流域“9+2”跨境电商产业合作交流机制。“我们希望以发展跨境电商产业作为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推动各地优势产品纳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总裁江南说,将立足青岛口岸优势“搭平台、育生态、建体系、强枢纽”,建设一流的公共性、公益型、社会化服务设施,支撑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奋力发展“四新”经济,西海岸新区将拥抱更加广阔的“蓝海”。

  本报评论>>
  积聚新势能,竞逐新赛道
  □李宛遥
  海尔中德智慧园区、转转科技全国总部项目、深圳极视角……如今,在西海岸新区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大批头部产业项目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四新”经济在新区蓬勃发展的缩影。从全国瞩目的“京东方”到前景光明的科大讯飞,西海岸新区又一次迈进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抓住先机,方能快人一步;着眼长远,方能高人一筹。“四新”经济是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代表着产品创新的发展方向,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主攻重点。谁能看准趋势,率先进行前瞻布局,就可以抢占制高点,就能在这一领域领跑,实现赶超发展。
  将“谋新求变”刻在基因里的西海岸新区,近年来以“洞悉变局”谋划“前瞻布局”,从企业和时代需求出发,坚持以敏锐的触角勇立时代之潮,打出吸引“四新”经济资源集聚的政策组合拳,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出一批具有良好带动作用的新经济平台型、载体型企业,为“四新”经济的垂直崛起提供了深厚土壤。产业生态圈渐成气候,头部企业竞相布局。
  新赛道的价值在于“新”,这种“新”不仅意味着它的行业属性不同以往;更重要的是,它的发展规律、竞争模式、成功逻辑,可能和以往完全不同。唯有主动作为,在“四新”经济这个新赛道上奋力抢跑,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进程中抢占高地、抢占优势。
  因此,新区上下要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在提升项目、人才、要素、政策等助跑力上下更大功夫,为“四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发挥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集聚海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以人才优势构筑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我们还要树立用户思维、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优化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好各类政策的引导撬动效应。在全方位发力中,在新赛道上跑得更稳健更有力。

  触网故事>>
  明月海藻“上网记”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宛遥
  “欢迎大家来到爱熙直播间。这款产品是利用现代科技从深海巨藻中提取出珍贵的护肤成分,将海藻精华收纳于每一款美肤产品中……”新年刚过,在明月海藻集团抖音平台爱熙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一位主播正与消费者们互动,介绍爱熙系列化妆品,这已经成为近三个月来爱熙化妆品交易方式的新常态。
  搬进直播间,产品上“云端”。2021年11月,明月海藻集团旗下的爱熙系列化妆品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抖音平台,这也是该集团拓展新媒体销售渠道,不断建设海藻健康生活平台的又一尝试。
  拥有50多年历史的明月海藻,是一家在生产“碘、胶、醇”等传统海藻提取物中遭遇发展瓶颈的老牌国企。几十年来,历经多次体制改革,明月海藻秉持“一棵海藻发展成为一个大健康产业”的理念,成立青岛明月爱熙化妆品有限公司,面向市场推出爱熙系列海洋化妆品,并迅速拥抱直播电商“蓝海”,让品牌在线上线下纷纷“叫响”。
  “老国企”出征直播电商“蓝海”,是西海岸新区新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社交电商、网红电商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在西海岸新区发展迅速。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新区企业积极布局未来线上与线下消费市场。
  “从看物品详情页到读图看评价,再到看视频和直播,用户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顺应时代,新经济产业不断发展,线上与线下的传播方式已成为定局。”巨恩直播基地负责人谷洪星告诉记者,“在新经济风口下,电商直播机遇与危机并存,个人、商户及企业对于新经济线上与线下的传播方式都有不同的选择,直播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必然是广阔的。”
  面对直播产业风口机遇,新区着力聚焦“电商+直播”新模式,发力直播产业赛道,先后引进了无锋直播基地、巨恩直播基地等10余家直播企业,这些企业也将成为消费企业发力直播电商产业的一大助力。
  现在,明月海藻还瞄上了越来越流行的短视频模式,加大了短视频的投入力度。在爱熙官方旗舰店,近百条讲解护肤知识的视频内容丰富、讲解详细,让消费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提升了对品牌的认同感。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