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聚焦城市建设,在打造美丽宜居典范城市上示范引领
何以近悦远来?要颜值更要气质

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让市民“转角遇到美”。 □记者 张静 摄

啤酒之城让时尚与活力交相辉映。 □记者 王培珂 摄

□本报记者 谭宁
打造美丽宜居典范城市,是区委报告提出的“七个示范引领”的重要一环,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过去五年,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新区人民见证了西海岸日益改善的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天空越来越蓝,城市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舒适……”分组讨论时,代表们对新区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赞不绝口,更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冀。
规划先行
打造精致有序的宜居城市
“区委报告系统总结了新区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其中专门提到了城市亮化、口袋公园等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对我们城管人而言是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励。”王海建代表表示。
未来五年,新区如何建设承载美好生活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品质之城?
报告提出,要坚持规划先行,构建“一核引领、双港驱动、三点布局、轴带贯通、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全面落实城市色彩专项规划,塑造统一和谐、丰富有度的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主旋律反映城市文化、地域及空间特质。记者了解到,新区城市色彩专项规划中,明确了以“金沙暖岸、红彩新章”为特征的城市色彩主旋律。
此外,报告还对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报告中指出的方向,也是我们在后续城市管理过程中需要着力去提升和补足短板的地方。今后的工作中,在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以百倍的激情和干劲,把城市治理推进到更高更好的水平。”王海建说。
科技引领
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城市
美丽宜居典范的背后,离不开智慧赋能带来的质变革新。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新区将优化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创建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泛在感知、全域互联的感知网络,打造数字孪生城市。丰富拓展城市云脑功能,构建数字赋能中枢,支撑经济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领域协同联动。
其中,“深化数据创新应用,统筹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社区等应用场景建设”让身为基层民警的王蕾代表深有感触,“过去五年,新区积极尝试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未来五年更是提出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便是智慧社区。”
据了解,王蕾所负责的凤凰城小区,是新区在全市建成的首个智慧安防小区示范样本。该小区共建设安装七大类、435个前端感知设备,实现居住人员“实时、实名、实数、实情”登记。
“开发区公安分局依托智慧小区,还研发上线了智慧安防社区管控系统,可以提高民警的办事效率,大大增强小区居民的安全感。”王蕾认为,未来,随着智慧小区的普及完善,新区的治安环境、居住环境会越来越好,将会吸引更多人来新区安家立业。
品位提升
打造人文荟萃的时尚城市
过去五年,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名片”享誉世界,新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从事外事工作的方敏代表对此感受颇深。“这几年,新区重大外事活动呈现出越来越高层次、高规模的水平。”方敏介绍说,在疫情影响下,仅去年一年新区就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
未来五年,报告提出“四张名片”要继续提质升级,高水平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国际性高端展会,争取成为更多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举办地,扩大青岛国际啤酒节、凤凰音乐节等本土节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一城两岛多点”串联衔接的最美会展海岸带,建设国际会展名区。
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三级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提升工程,高水平运营市民文化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对此,翁建红代表倍感振奋和自豪。“新区市民文化中心和博物馆今年将面向市民开放,未来如何将其打造成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文化地标’,是我们文化工作者要共同面对的课题。”翁建红表示。
生态和谐
打造低碳环保的绿色城市
“海域水质全面达标,空气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灵山湾荣获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五年来,新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精心治理城市,打造了美丽舒适的人居环境。
五年前,任鹏飞到西海岸出差时被这里优美、宜居的环境所吸引,而后从长春举家搬来居住。“我基本每天都会到城市阳台跑步锻炼,可以说见证了灵山湾的点滴蜕变。这几年,新建的海军公园又成了网红打卡地,我隔几天便会沿着海岸线跑到那里,一路的风景真是太美了!未来,灵山湾绝对可以和世界最美海湾相媲美!”任鹏飞说道。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新区将创新转化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引导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生态产业。
“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态保护将来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复山体、河道,而是要与资产、资本、产业挂钩,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科学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低碳环保。”田向东代表介绍说。
报告中提到的“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引起了代表们的兴趣。据悉,所谓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田向东说:“目前新区已有多家银行参与开展气候投融资,已筛选46个项目。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正在新区创新和试点,也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绿色能量和绿色速度。”
【报告精读】
●城市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要以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为导向,建设承载美好生活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品质之城。
●城市品质决定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和集聚力。我们一定要统筹生产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打造近悦远来的美丽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