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2021年新区GDP达4368.53亿元,占全市比重达30.9%,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健上行态势

跨越4000亿元大关背后的韧性和活力


  □本报记者 陈蔚 本报通讯员 马学龙 陈鹏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勇担经略海洋、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国家战略,以高质量发展展现担当作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西海岸新区在“年终经济大考”中交出高质量答卷:地区生产总值达4368.53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市比重达30.9%。GDP总量继续领跑全市,成为青岛市唯一一个迈入4000亿元大关的区市。
  彰显强劲韧性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21年,西海岸新区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掀起攻坚突破的强大攻势,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地区生产总值达4368.53亿元,迈上4000亿元新台阶,GDP全年增速10.3%,两年平均增速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15亿元,增长6.3%,较2020年提升2.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38.33亿元,增长8.0%,较2020年提升5.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2638.05亿元,增长11.8%,较2020年提升6.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4%。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2021年,新区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三大产业规模都在持续提高。
  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的维度看,这份成绩单都十分亮眼。跟自己比,新区一年时间GDP净增646.85亿元,创历史新高,超越前两年的增量之和,增量占全市GDP增量(1736亿元)的37%;跟全市比,新区GDP增速高于全市2.0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达30.9%,“新区贡献”进一步提高;跟全省比,新区GDP位居山东省137个县市区榜首,超越全省16个地市中的10个,位列第7位。
  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新区将自身置于全国范围内竞速。自获批以来,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国家级新区中保持前三的位置。在中国百强区榜单上,新区排名连年上升,2021年新区位列第4位,较2020年上升一个位次。
  “2021年,新区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彰显,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稳健上行发展态势。”区统计局局长李春华介绍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激发内生动力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GDP跨越4000亿元大关的背后,是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分产业看,2021年新区三产比为2.11:37.50:60.39。从中可以看到,随着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成为经济重要增长点,以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2021年,西海岸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2638.05亿元,比2020年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0.4%,对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2%,这得益于新区服务业蓬勃发展,商贸流通循环改善。2021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0.1亿元,同比增长31.4%,两年平均增长17.2%。行业增长面保持稳定,29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15个行业增速在20.0%以上。
  分行业看,重点服务业领域表现活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两年平均增长34.0%。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发展提速,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6.4%、8.6%、55.8%。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支撑作用显著,1-11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5%,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64.4%。
  工业拉动效应明显。2021年,西海岸新区工业增加值比2020年增长10.7%,对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两年平均增长7.8%。3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8.1%。从出口交货值看,规上工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增长36.8%,占销售产值比重达17.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86.4亿元,增长18.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的61.6%。25个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累计增加值实现增长。
  对外贸易领跑全市。2021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115.6亿元,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4.2%,占全省、全市进出口总值比重10.6%、36.7%。
  厚植营商沃土
  项目建设动力十足
  新区GDP持续稳定增长还得益于重大项目的强力拉动。
  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跨越赶超的强引擎。2021年是全市“项目落地年”和新区“攻坚突破年”,西海岸强化大项目引领、链接全球资源,全力推进总投资7918亿元的1641个在建项目,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810亿元,年度完成投资70.4亿元,投资完成率135%;市级重点项目58个,总投资962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01.5亿元,投资完成率120.9%。
  新区围绕项目建设,简化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打出减税降费“组合拳”,减轻企业资金负担。新区积极争取权力下放,目前已承接省级权力事项249项,同时向各功能区调整下放区级行政权力1058项,向各镇街下放区级行政权力691项,通过减少审批层级,不断提高审批效率。
  同时,新区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减税降费,将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贯穿到项目审批全过程。2021年以来,已累计免除工业项目基础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等近3亿元,并在全省率先以投标电子保函替代投标保证金,释放社会资金16亿元。
  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近年来,新区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域复制推广青岛自贸片区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经验,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溯机制和企业合法权益受损补偿救济机制,提高涉企法律服务质效,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