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一张网”,搭起“连心桥”
薛家岛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做实网格化管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IMAGE/20220228/05/05_05_0245.jpg)
薛家岛街道开展“听民生 办实事”市民开放日活动。
□本报记者 丁霞
近日,记者从薛家岛街道获悉,近年来,该街道围绕搭建社会治理新体系、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增强社会治理新能力,深挖自身优势,把基层社会治理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社会治理多元力量有效整合,全面破解社会治理碎片化、基层治理不扎实等短板问题,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治理合力
薛家岛街道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三级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组织架构,层层压实责任分工,推动网格党组织规范运行。抓好区直部门和单位企业联系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推进共驻共建。
同时,凝聚“红色力量”,提升治理合力。薛家岛街道积极探索多元主体与社区服务融合新模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4家,带动培育社区自组织285家,构建起全域覆盖、动态处置的党群服务体系网络。
另外,薛家岛街道通过发展党员、引导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招聘党员员工、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组建“红色物业”,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延伸党建工作“手臂”。发动社区党员、居民骨干进网入户,引导更多群众融入社区协商议事、参与治理,打造党建和社会治理特色品牌。
整合各方资源
配强网格力量
一直以来,薛家岛街道将“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调处、为民服务全方位”作为网格治理的目标。
据了解,薛家岛街道按照小区、企业、山林、水库、学校、景区等划分基础网格,街道综合执法、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或划分各自专业网格区域,并下沉力量,实现基础网格、职能网格、服务网格的多网融合、一网治理,建立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网格员队伍。
同时,全面统筹网格力量,提升网格治理能力。将社区书记作为社区治理第一责任人,深化实施并统筹调度“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专业网格员”的网格工作力量。注重发展党员、楼长、社贤人士、志愿者、热心居民为兼职网格员,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的、乐于奉献的、责任感强的网格员队伍,确保实现“一网统筹,一员多用,全域覆盖”。
完善服务体系
实现智能管理
薛家岛街道贯彻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要求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居民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居民诉求,达到民需我帮、民求我应的效果,让网格员真正成为社区管理的“好帮手”,与居民交流的“连心桥”。
同时,薛家岛街道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建立信息台账,实行网格信息化动态管理,为社区治理及智能化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基础信息建档、事项流转办理、工作指挥调度、队伍考核管理等全程信息化。
2021年,薛家岛街道受理公众投诉量同比减少10%,办结率100%,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接下来,薛家岛街道将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深化组团化管理流程再造,打破壁垒、创新服务,努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社区治理的精细化、为民服务的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