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硬作风担当新使命 以真抓实干推动新发展
——西海岸新区各大功能区认真部署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
□本报记者 李涛 刘腾 董梅雪 王雪
打硬仗必须有硬作风,有硬作风才能担“硬任务”,凭硬作风才能啃“硬骨头”。连日来,西海岸新区各功能区按照工委(区委)要求,认真部署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将重点查摆整改谋发展思路不宽、工作协同联动不够、服务项目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把活动成效体现到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功能区(指挥部)档次提高、质量升级,为新区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贡献力量。
>>紧扣发展需要<<
锤炼提升“六大能力”
近日,青岛开发区召开“作风能力提升年”动员部署会议,提出要把“提档升级”作为活动着力点,进一步查摆短板弱项、认清差距和不足、找准努力方向,把活动成效体现到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抓财源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档次提高、质量升级,更好发挥改革开放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全体党员干部要紧扣发展需要,在作风大改进中锤炼提升“六大能力”。一要提升政治能力。衡量作风能力的标准千条万条,政治标准始终是第一条。要抓好“第一议题”、办好“第一课程”、落实“第一标准”。二要提升学习能力。要保持热爱学习的习惯,利用一切机会“充电”,不断苦练“理论内功”、丰富知识储备、提高驾驭全局的工作能力。三要提升总结能力。要养成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习惯,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在反思中提高,真正提升工作实效。四要提升执行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讲究执行的方式方法,采取下沉一线、蹲点调研、现场体悟等方式,找准需求点和发力点,确保措施针对性、实效性。五要提升沟通能力。要放下姿态、摆正位置,与新区各部门单位和平台公司等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协调好各方利益,实现融合发展。六要提升担当能力。常怀“空杯心态”,主动自我加压,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加快项目建设<<
奋力冲刺“开门红”
围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指挥部整理出第一批问题清单,大力发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灵山湾文化区将加快推动总投资180亿元的7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总投资40亿元的7个项目集中开工,力争总投资50亿元的华人文化IP项目3月底前签约、上半年开工建设,3个新经济项目3月底前签约、年内运营。确保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增速7.5%。在“四新”经济方面,将筹备举办青岛影视博览会等活动;启用海发大厦,引入山东电视台青岛总部,年内注册影视企业突破800家;加快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奥体中心体育馆钢结构完工,阿朵小镇艺展中心、科普中心和佳诺华国际医养健康小镇一期投入运营。在营商环境方面,压实灵山湾和藏马山两大片区分专班包项目责任制,盯在现场、挂图作战。提高审批服务协同性,实行绿色通道,提前介入、模拟审批;突出要素保障,安排专人紧盯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平行推进,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压缩土地规划手续办理时限,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引入战略投资和股权投资直接参与项目建设,有效解决项目资金难题,促进项目落地开工、达产达效,力保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聚焦三大建设<<
打造产城融合新城区
青岛桥头堡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对“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进行了集中部署和安排,将聚焦“三大建设”,转作风、强能力,推动活动全面起势。在聚焦干部队伍建设中压实作风。桥头堡商务区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针对工作中出现作风问题真查真改、深查深改、快查快改,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锻造党员干部“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在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压实目标。围绕“全面融入自贸试验区、开发区,打造绿色制造、数字制造、产城融合新城区”的目标,桥头堡商务区将优化调整控制性规划,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评价等工作进度,打造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全省开放发展桥头堡门户。在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中压实责任。桥头堡商务区将坚守安全底线、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加快长输油气管线迁改项目进度。推进村庄拆迁安置,根据新确定的红石崖街道选址方案,尽快开工建设。围绕功能定位,完善产业链“全景图”“路径图”“项目库”,提升双招双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招商,切实压实工作责任,打出工作提前量,拿出实物工作量。
>>抓好三项动作<<
强素质提能力敢担当
为确保“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将抓好“学、查、干”三项动作,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铺开。大力开展学习调研,强素质、提能力。组织“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每周一学活动,并通过“三述”等活动,抓好干部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学习;对区域内所有企业和项目进行调研,收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大力开展问题查摆,制清单、明目标。对查摆到的农业产业特点不鲜明、为企业精准服务不深入等5类问题,分别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其中,针对农业产业特点不鲜明的问题,提出重点打造四种乡村振兴模式,分别由四名班子成员牵头,组织人员进行攻坚突破。大力促进真抓实干,敢担当、勇作为。重新组建经济发展办公室、科技创新办公室,把精干力量派到招商一线。建立项目洽谈、引进、建设、投产的全过程“一条龙”服务,当好企业的“服务员”,组建10多支项目攻坚突击队,班子成员和各部室负责人分别带队深入一线,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和督查体系,督促党员干部当好指挥员、战斗员。
>>着力五个坚持<<
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
交通商务区将做好“五个坚持”,全面抓好作风建设。即:坚持“严”字当头,严抓严管强严控;坚持“真”字发力,求真认真敢较真;坚持“细”字用心,精细精准求精致;坚持“实”字为要,求实务实促落实;坚持“快”字提速,高速高效保高质。
坚持“严”字当头,通过严格纠治“四风”、严肃执纪问责,提升党建引领干部作风建设能力;开展“三不准”廉政风险专项整治行动,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谈心谈话,常态化“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坚持“真”字发力,利用“建功有我”学习平台,创新开展“三述”活动,通过“头脑风暴”等形式激发“奋斗热情”,紧盯重大项目,敢于求真较真,直面问题和矛盾,啃下一批“硬骨头”。坚持“细”字用心,精细谋划工作,精准研究重点,吃透双招双引政策、摸清自家底数,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坚持“实”字为要,深化“企业专员服务、上下联动精准服务、限时办结销号、定期研判会商”四大长效工作机制,常态长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行接待首问责任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坚持“快”字提速,工作中快学习贯彻、快协同推进、快督查督办,用好“第一时间法”“一线工作法”,推动工作任务第一时间在一线落实、难题第一时间在一线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