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明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五大看点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奥密克戎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病例收治、抗病毒治疗等做出新调整,对中医治疗内容进行修订完善,明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
  新版诊疗方案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
  方案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表示,核酸检测仍是确定新冠感染的“金标准”,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
  根据各地反映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等意见,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病例分类收治措施。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
  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诊疗方案,即: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修订完善了中医治疗内容
  有关专家表示,方案结合各地临床救治经验,加强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增加了针灸治疗内容;结合儿童患者特点,增加儿童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调整解除隔离管理标准
  据介绍,国内有关研究显示,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在核酸Ct值≥35时,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密切接触者未发现被感染的情况。
  据此,新版诊疗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中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此外,方案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世卫组织提醒——
  勿过早解除防控措施
  据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16日警告,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再度激增,切勿过早解除防控措施。
  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当天告诉媒体记者,全球新冠病例增加,而且是在“(新冠病毒)检测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现在取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会让病毒获得更多传播机会。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本月7日至13日,全球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100万例,比前一周增加8%,是今年1月以来首次增加;新增死亡病例超过4.3万例。新冠疫情暴发两年多来,累计死亡病例已超过600万例。范凯尔克霍弗说,实际数据可能是这一数据的数倍,而近期疫情反弹受“多个因素综合影响”。她说,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仍在全球肆虐,出现亚型变异毒株BA.1和传染性更强的BA.2,“这是迄今传染性最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当前,多个国家完全或大范围取消防疫措施,加上疫苗接种状况不均,让新冠病毒更易传播。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提醒,一些国家减少新冠检测量,意味着“我们现在看到的病例只是冰山一角”。“病例增加时,死亡人数也在增加……我们呼吁各国保持警惕,疫情没有结束。”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