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提升生态“颜值” 倍增经济“价值”

旅投集团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不断放大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生态磁场效应


  ▲唐岛湾区域进行清淤。

  ▲坐落于唐岛湾南岸的西海美术馆。

  市民一路骑行,一路赏景。

  唐岛湾有“海上西湖”的美誉,是镶嵌在新区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今年,青岛西海岸旅游投资集团把“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作为推动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不断放大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生态磁场效应,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将唐岛湾的生态“颜值”变成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

  顶格推进项目实施
  清淤工程全面提速
  4月19日,记者来到旅投集团正在加快推进的省重点项目——唐岛湾北岸清淤工程现场看到,整个清淤工作采用抓斗式挖泥船配合泥驳船施工,清淤面积达188万平方米,清淤方量达200万立方米。
  “由于地形和自然因素影响,唐岛湾淤积比较严重。此次清淤工程于2021年11月开工,计划今年12月完成,清淤范围东至唐岛湾休闲码头,西至唐岛湾牛岛西侧,南到唐岛湾主航道。”旅投集团唐岛湾北岸清淤工程项目负责人邓群告诉记者,唐岛湾湾内由于肚子大、外口小,水动力明显不足,“唐岛湾北岸近岸处潮汐通道的开挖,将有效增加湾内水动力的循环,减少浮沙漂浮物的回淤强度,工程完工后,唐岛湾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有利于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
  旅投集团在清淤工程实施过程中,克服潮汐、天气等不良因素影响,顶格推进项目实施,并将该项目作为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主战场之一。截至4月20日,唐岛湾北岸清淤工程完成清淤量约71万立方米。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吸引珍稀鸟类安家
  作为新区旅游行业的龙头国企,旅投集团突出主责主业,用心呵护唐岛湾的生态环境。企业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2021年9月创新绿色融资渠道,完成全国第二单2000万元湿地碳汇贷,全部用于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海洋湿地保护。
  2017年以来,旅投集团先后整治了排污口11处,唐岛湾的水质有了很大改观。“集团投资对唐岛湾进行清淤,同时对岸线、护坡、堤坝、海边植被进行维护和养护,确保唐岛湾景区1000多种植物生长旺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吸引了100多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旅投集团金凤凰景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龙介绍说。
  现在,罕见的黑天鹅已经在唐岛湾湿地公园安家落户,斑背潜鸭、鸬鹚、斑嘴鸭等许多鸟类选择在此越冬、栖息,唐岛湾“鸟塘生态经济”日益繁荣。2021年,近150万名游客来到唐岛湾休闲游览。“每次骑自行车差不多得20公里往返,两个小时左右,沿途环境很不错。我经常带着老人、孩子、朋友过来赏赏花,看看绿色。”新区骑行爱好者薛先生说。

  放大生态磁场效应
  文旅项目纷至沓来
  “这两年唐岛湾基础设施的提升有目共睹,自然条件越来越好,到访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这让中国院子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中国院子策划运营部主管张庆刚告诉记者。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优美的唐岛湾正在不断放大生态磁场效应,吸引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落户于此。
  在唐岛湾湿地公园西侧,西海艺术湾项目历时近十年的设计、建设,目前已接近建设尾声。该项目是一座国际化综合艺术社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担当设计。艺术湾社区的核心机构——西海美术馆,已于2021年8月对公众开放。
  “唐岛湾自然景观保存得非常好,为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以依存的在地性条件。周边的自然环境,不仅能够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在激发艺术家创作方面的潜力也是不可估量的。”青岛西海美术馆媒介部负责人姜雪峰告诉记者。
  如今,从空中俯瞰,西海艺术湾、东方贝壳文化博览园、耶胡迪·梅纽因学校、中国院子等文旅产业拔节生长,唐岛湾成为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的生动写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创新转化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引导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生态产业。旅投集团将全面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和区两会精神,正确把握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努力实现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李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