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重任,执着坚守二十余天 敢担当,筑牢新区入口防线
——看海控集团高速收费站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硬核执行力

杜磊(左)和李鹏飞在收费站合影。

杜磊检查货车司机健康码。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
“您好,中高风险地区来青,需要进行抗原检测。”
……
这是海控集团选派的高速收费站防疫志愿者杜磊、李鹏飞每天都要重复一千多次的工作语言。
4月初,西海岸新区从区直部门单位中选派首批159名机关干部,编入S7601胶州湾高速黄岛东收费站等12处高速公路疫情防控服务点和董家口等2处火车站和指挥部综合组,开展体温检测,健康码、行程码查验等,杜磊和李鹏飞承担了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他们同是退伍军人出身,当听到要抽调人员到服务点开展疫情防控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选择了报名。他们在S7601胶州湾高速黄岛东收费站一干就是20多天,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能战斗的精神,为新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就一个想法,保证完成任务”
4月18日上午,杜磊和李鹏飞在S7601胶州湾高速黄岛东收费站执勤。只见杜磊挥手示意一辆冀D牌照的车辆停下,然后上前查验驾乘人员健康码、行程码,一旁的李鹏飞则在登记表上记录车牌号、乘车人数等信息。两人配合默契,效率很高。
“我们实行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每班8小时,24小时不间断执勤,对下高速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查验,检查驾乘人员健康码、行程码等,确保不落一车、不漏一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青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并引导进行抗原检测。”杜磊介绍,平均一个班查验1100多辆车,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别看今天不是很热,但我浑身上下已经湿透了。”杜磊直言,“人在防护服里,就像蒸笼里快要熟透的包子一样。”
疫情防控是场硬仗,尤其是交通联防,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刚硬的执行力。
李鹏飞介绍,他们两人分在一组,都在第三车道,一个负责查验,一个负责记录。李鹏飞手里的登记表字迹工工整整,需要重点标注的地方都认真做了标注。“虽然时间紧张,也要记录清楚,便于后期追踪管理。如果写得潦草不好辨认或信息记录有误,那就是给疫情防控制造麻烦,咱不能那么干。”李鹏飞说道。
当问及三班倒习不习惯时,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腼腆的表情。李鹏飞说:“生物钟有点乱,不过还好,能坚持。我们就一个想法,保证完成任务。”
李鹏飞家住新区西部,值上午班时,为了能在早上6时准时上岗,凌晨4时多就要起床,从家往高速收费站赶;值下午班时,晚上10时下班,回到家接近零时。“一般这时候我就去另外一个卧室睡觉了,怕吵醒儿子和妻子。”李鹏飞说道。
李鹏飞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他为爸爸是防疫志愿者而感到自豪,经常对李鹏飞说:“爸爸,你是大白,是英雄!”
“不能说是英雄,只是尽了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李鹏飞说,“有困难就要上,做了就要做到最好。”在他眼里,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认认真真、忠于职守、全力付出,这是本分而已,谈不上英雄,更谈不上伟大。
“丁是丁卯是卯,绝不含糊”
杜磊说,20多天的工作中,绝大多数司机都是比较配合的,但是也有一些司机提供不出健康码、行程码。“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让他们进行抗原检测,不能漏掉放掉。”杜磊说,查不清行程码就放行,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危害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我记得非常清楚,4月14日下午,有辆车驶来,司机和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我又让他们做抗原检测,他们也不配合,非让我们拿出政策文件来,如果拿不出来就放他们走。”杜磊说,“那我肯定不能妥协,丁是丁卯是卯,疫情防控工作绝不能含糊。”而后杜磊如实上报指挥部,交由指挥部进行处理。
4月19日,现场恰巧发生了相似的一幕。
一位天津牌照的货车司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行程码给杜磊看,尽管阳光刺眼,屏幕发暗,杜磊还是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你这不好使,这是截图,请出示实时行程码。”
司机辩解道:“这是8点多截的屏,差不多得了,你干嘛这么较真啊。”
“请出示实时行程码,现在9时15分,你那是8时的截图,肯定不行。”杜磊不为所动,说得坚决。
见杜磊态度坚决,那位司机只好重新出示了行程码。杜磊冲他一笑,挥挥手:“这回好使了,谢谢配合。”
杜磊在查验驾驶员的时候,李鹏飞会去查验副驾驶和其他随车人员。一样的一丝不苟,一样的坚定不移。“随车人员也请出示下行程码。”他敲敲车窗,说道。
“我们一块的,不用看了,都一个地方来的。”随车人员说道。
“每个人都要看。”李鹏飞态度非常坚决。对方又说:“没有手机。”“那需要做下抗原检测,耽误你们十几分钟。”说话间,李鹏飞就引导车辆驶向抗原检测点。
同在高速收费站执勤的一位来自区农业农村局的志愿者竖起大拇哥说:“别看杜磊、鹏飞平时挺随和,但在原则问题上,他们特别能坚持,敢于碰硬。这点儿,我服!”
“不认真执勤,心里不踏实”
值完勤,脱下防护服和手套,两人的衣服已然湿透,双手也捂得发白。
充分消毒完毕后,两人各自拧开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并不约而同发出感慨:“水真甜啊!”
风吹日晒,滴水未进,水当然会是甜的。没有实地到高速路口执过勤的人,很难理解这份辛苦。
工作20多天,他们的肤色都比在单位时黑了不止两个色号,眼窝有些许凹陷,黑眼圈浓重,嗓子也有些嘶哑。
对于这些外貌上的变化,他们丝毫不在意。“无论皮肤是黑还是白,我们不在乎,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家人难免会挂念、担心,现在好多了。”李鹏飞说。都是为人子女或为人父母,说不被惦记挂念,那是假的。只是他们选择了奉献,舍一己小家为万千大家。
杜磊、李鹏飞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颗小螺丝钉,把别人看来一些很简单、很容易的小事,认认真真做到最好。
杜磊定义自己是做后勤保障的小兵:“我做不了投融资的大业务,认真做好后勤保障我就心安。”李鹏飞则说:“我是集团旅业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公车管理人员,给大家做服务的,全力以赴搞好服务保障就是我的目标。”
看,多么相似的话语,多么一致的精神品格!他们对自己的定位都很平凡。这个定位,是他们所有行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他们“英雄”的出处。
虽然在高速收费站执勤,但杜磊依然坚持每天查看公司的防疫落实情况。他说,每天还有一定的空闲时间,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成集团的本职工作。
常有人问杜磊、李鹏飞:“你们怎么就能做到天天这么强的执行力?”他们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不认真执勤,心里不踏实。”其实,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谁能做到这份坚持?如果没有愿意为集团、为新区防疫工作奉献的信念,又哪来的这份意志?
同是退伍军人出身,军旅生涯给杜磊、李鹏飞的性格烙上了乐于奉献、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底色。他们仍像当年当兵那样,一边时刻储备着战斗力量,一边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