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董家口经济区树牢大抓产业、抓大产业鲜明导向,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链主”带动,崛起千亿级产业集群


  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化学厂区。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日前,青岛市发布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第一批链主企业名单,首批47家“链主”企业获授牌。董家口经济区的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作为青岛市“十四五”规划中三大产业组团之一,董家口经济区在壮大实体经济方面当仁不让。目前,正处于百亿级大项目集聚入驻、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董家口经济区发挥国际深水大港和省级化工园区优势,强化大抓产业、抓大产业鲜明导向,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壮大高端化工、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等产业集群,并不断锻造提升作风能力,以高质量的服务保障水平,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精准招商>> 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项目驱动,以项目为牵引,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创新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引进一批头部企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高成长企业项目。
  今年以来,董家口经济区全力服务链主企业发展,发挥国际深水大港和省级化工园区优势,以龙头带动、延链补链强链为路径,面向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门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引链主型企业、龙头企业,加快引进重大项目和高端化工新材料链主企业,尽快形成千亿级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今年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个、中国500强投资项目2个、上市公司投资项目2个,推动4个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落地。
  同时,聚力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分别以海湾化学、金能化学、益凯新材料为龙头,延长乙烯、丙烯、碳四(含橡胶)产业链;以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抓手,建设精细化工创新发展集聚区,做大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板块。
  2022年,董家口经济区计划新开工2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974亿元,全力推进总投资535亿元的36个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预计实现工业产值600亿元、同比增长45%。

  靠前服务>> 保障项目早日投产
  发展实体经济要进一步强化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鲜明导向。今年以来,董家口经济区围绕发展高端石化产业和循环经济,专门制定了“开工在建项目推进计划表”,全力以赴促进项目建设。“五一”期间,经济区所有在建项目抢抓“黄金期”,加快节奏促生产。
  经过紧张建设,惠城环保一期项目目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投产在即。目前,企业已经拿下11000吨的国际订单,达到装置产能的55%,同时积极开展和美国、日本、伊朗、印度等国家客户的订单对接,一切进展顺利。而在不久前,公司还在为关键配套设施蒸汽供应迟迟得不到解决而担忧。
  惠城环保一期项目拥有世界先进的炼化行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可实现废催化剂资源化再利用,但关键配套设施蒸汽供应的滞后,让这些订单逐渐变成了压力。董家口经济区了解到该情况后,随即启动项目推进纪实管理制度,短时间内成功解决了企业难题。
  “模拟物料还有全部流程已经打通,许多大型的机组设备还需要升温,需要继续调试。‘五一’期间,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也安排了工作人员为我们的试生产做准备工作,大部分生产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惠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张晓滨说。

  下沉一线>> 提升能力锻造作风
  今年,董家口经济区把“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作为推动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工作成效作为检验活动的重要标尺,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实干家”精神,建立干部“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创新实施督查全程纪实制度,着力锻造“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干部队伍。
  活动开展以来,董家口经济区坚持以活动开展促作风转变,以作风转变促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促事业发展,组织经济区干部职工走进企业、项目、群众、服务对象,共调研84家企业和项目,共计130多人次,汇总上报“事要解决”实事项目10余项,以作风能力的大提升,推动各项经济指标大提高。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47.5%;利用内资48亿元,同比增长48.6%;完成全口径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40%。
  下一步,董家口经济区将继续扎实做好大调研,广泛开展大讨论,切实提升作风能力。同时全面实施港产城联动,高标准规划科技人才创新城,为企业发展创新、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努力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