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铁山街道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张文君——

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


  张文君(右一)在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为观众讲解。
  □本报记者 王培珂
  三年间共接待参观讲解700余场、3万多人……这是铁山街道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张文君入职三年来的工作成绩。出生于1996年的她自2019年2月起担任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三年多来,她勤奋进取、兢兢业业,认真钻研党史,出色完成各类讲解任务,在传播红色文化的道路上矢志前行。
  学习提高不懈怠
  红色基因永传承
  为了传承红色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张文君积极挖掘杨家山里的抗战历史,主动报名参加了省、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她还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探索讲解方法和技巧,提升讲解水平,只为把讲解词讲好,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工作繁忙时,张文君一天的接待量多达20场次,面对不同年龄、行业的群体,她制定了不同的讲解风格和内容,“因人施讲”,让不同的受众都能切身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乐于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增强爱党爱国情怀。尤其是面对青少年时,她会在讲解过程中设置很多小问题,讲解结束再设置抢答环节,增加红色文化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将红色种子播撒到青少年的心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我热爱杨家山里这片红色热土,在这里流传着那么多老一辈人感人的故事,我非常想把这些故事传承下去。讲解员这份工作既普通平凡又光荣神圣,我们青年人肩负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既然选择了去做,就要做到最好!”张文君说。
  据悉,张文君多次前往田间地头向村里的老党员等询问杨家山里的革命故事,并拜访革命后代,搜集抗战年代留下来的文字材料,挖掘更多红色故事、历史史料、图片、老物件等。经过三年的努力,现在的她已是杨家山里红色文化的“半个专家”。
  深入基层讲党史
  红色教育入人心
  担任讲解员以来,张文君多次代表单位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作为青岛市“‘百人、百堂、百部’话百年风华”微党课大赛授课巡讲团成员,她深入基层社区宣讲杨家山里的红色人物事迹,传播红色文化,她的讲演在公交车、地铁站、电台等滚动播放。通过多次巡讲,杨家山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去感受红色文化。
  每当张文君讲到“小脚女子杨清秋抛家舍业为党组织送情报、跑交通”时,观众们无不对这位西海岸本土英雄的果敢和智慧感到钦佩!同样身为女性的张文君也传承了这种奉献精神,她坚定、果敢、认真,为红色文化作贡献,助力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挑战自我当导游
  红色热土映初心
  为了给观众更好的参观、旅游体验,目前杨家山里正实行“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旅游”的文旅发展模式,其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也越来越多。为了推动杨家山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除了在展厅讲解,张文君还主动走出去,当起整个杨家山里片区的讲解员和导游,既挑战自我,也增添了宝贵的从业经验。
  “我是一名红色讲解员、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是我最大的使命。”说起自己的岗位,张文君满脸自豪。她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她将继续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岗位上竭尽全力服务好每一位观众,在杨家山里这片红色热土上发光发热。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