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交通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构建“通道+网络+枢纽”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至2025年实现新区“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

“大交通”打造陆海联动战略支点

  □本报记者 董梅雪

  “十四五”时期是西海岸新区开启新时代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起步期,同时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加速期。围绕“将西海岸新区打造成为‘沿黄达海、连通全球’的陆海联动战略支点,至2025年初步形成经济高效、绿色集约、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近日,西海岸新区管委办公室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期间交通建设方面的发展任务。
  至2025年,新区将形成“通道+网络+枢纽”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统筹推进机场、高铁、地铁、胶州湾第二隧道、疏港交通、主干路网规划建设,绘制综合交通一张图,实现西海岸新区“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

  铁路
  打造“123”交通圈
  支撑国家枢纽城市建设
  “十四五”期间,新区将打造“123”交通圈,支撑国家枢纽城市建设。
  客运铁路方面,重点完善西向、南向与周边城市的铁路联系,接入已有的鲁南高铁及规划的京沪二通道,提升新区铁路枢纽地位。打造“123”交通圈,实现新区1小时覆盖胶东半岛城市群,2小时到达山东省内城市,3小时到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中原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将开工建设青岛至京沪二通道联络线,积极推动青日高铁规划建设,开展胶州湾过海铁路的前期研究工作。
  货运铁路方面,将完善港口疏港体系,在既有胶黄线的基础上,推进董家口至沂水铁路及董家口至潍坊铁路的规划实施,构建“多连通”的货运支线网。积极发展空铁等新技术交通运输工具,建设前湾港南港空铁,提升集装箱海铁联运能力。

  轨道交通
  支撑引导空间发展
  构建轨道上的新区
  “十四五”期间,新区将规划构建区内成网,组团直连的轨道交通网络,支撑“一核三区”城市空间拓展。
  在编的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步确定西海岸新区规划轨道线路8条,总长度约283公里。8条轨道线分别为1号线、2号线、6号线、12号线、13号线、19号线、21号线和22号线。其中1号线和2号线跨胶州湾,联系青岛主城区,分别与13号线和19号线构成贯穿新区东西的重要客运通道。6号线重点串联东西部城区和国际经济合作区,形成绕小珠山半环线。12号线是新区联系上合示范区、胶东机场的胶州湾西岸的南北向重要通道。21号线重点串联唐岛湾、青岛自贸片区、桥头堡国际商务区等,预留上合示范区衔接条件。22号线为西部城区内部服务线路。
  根据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三期建设规划和新区未来发展需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成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6号线二期南段工程,争取6号线二期北段工程和12号线纳入建设规划,开展21号线前期研究工作,推动轨道交通接驳设施规划建设,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多网融合系统。

  疏港交通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未来五年,新区将全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新区将以做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做大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为目标,优化港口功能布局,逐步集中堆场用地,开展北向疏港专用道和西向疏港路等疏港通道规划研究工作;实施胶州湾高速(黄岛东-红石崖段)、2号疏港高速(黄岛立交-隐珠收费站段)五型、六型货车通行费用减免政策。
  在集约疏港通道方面,将拓宽疏港高架通河路至淮河路1.3公里路段至双向8车道,提高疏港高架通过能力;建成通河路立交和北向与疏港高架联系的两条匝道,实现节点交通全转向。近期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建设湾底主干路前湾港路至淮河路3.5公里段,双向6车道,为北向地面疏港通道;实施省道S216线黄渔路10.6公里改建工程,双向6车道,作为联系港口与新区东部的重要货运通道。

  道路交通
  完善区域路网建设
  高快一体内联外达
  “十四五”期间,新区将重点加强区域道路一体化发展,强化北向胶东机场联系和西向潍坊、日照方向联系,实现对外辐射和带动发展,共规划道路工程45项,其中建设库项目24项,备选库项目16项,前期规划研究项目5项。
  将新建明董高速公路、董梁高速公路,沈海高速、胶州湾高速均由现状双向4车道拓宽至双向8车道,构架“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在现状G228(昆仑山路)、G204和S220的基础上,规划黄渔路北延、宝张路、G204改线;研究S311(黄张路)拓宽、G341(东岳路)拓宽、S209(开城路)拓宽、S312(泊里-海青段)改线等;实施滨海大道(海西路-G204段)、淮河路西延等对外道路工程,提升普通国省道路网通达能力。
  加强与胶东机场衔接,规划形成“两高一快六主”联系通道。“两高”为胶州湾高速-机场高速、沈海高速-机场南快速路和昆仑山路-海尔大道快速路,“一快”为机场西快速路-昆仑山路快速路,“六主”分别是土董一级路、张宝公路、G204、黄渔路北延-温州路、珠宋路-尚德大道-胶州东路和昆仑山路-交大大道-营旧路(航安大道)。
  同时,做好胶州湾第二隧道道路衔接,密切与东岸城区联系;加密西部乡镇对外交通网络;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工程和农村通户路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公共交通
  持续提升公交服务
  全面落实公交优先
  “十四五”期间,新区将持续扩大公交服务广度和深度,推进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对1号线、6号线、13号线沿线公交线路和站点进行优化调整。加大公交专用道建设力度,优先在城市中心城区及交通密集区域形成连续、成网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营速度。此外,新区将加快车辆更新与新增工程,同等数量更新报废车辆。
  目前新区城乡公交实现全域覆盖,“十四五”期间将不断创新运输组织方式,因地制宜灵活设置线路,加强城乡公交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拓展综合运输效益,增强城乡公交线路服务乡村旅游的能力。

  西海岸新区交通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速览

  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海港优势,将西海岸新区打造成为“沿黄达海、连通全球”的陆海联动战略支点,至2025年初步形成经济高效、绿色集约、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通道+网络+枢纽”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统筹推进机场、高铁、地铁、胶州湾第二隧道、疏港交通、主干路网规划建设,绘制综合交通一张图,实现西海岸新区“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

  八大重点任务
  ◆打造“123”交通圈,支撑国家枢纽城市建设
  ◆构建“快轨”上的高效新区,支撑和引导空间发展
  ◆全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规划高快一体骨干路网,实现内联外达
  ◆统筹城乡交通,实现一体化发展
  ◆持续提升公交服务,全面落实公交优先
  ◆推动枢纽转型升级,打造互联互通的公路客运枢纽
  ◆面向未来,促进智慧、多元、可持续交通发展
  建设计划

  道路工程
  ●共规划道路工程45项,其中建设库项目24项,备选库项目16项,前期规划研究项目5项
  铁路工程
  ●规划建设前湾港南港疏港铁路,由南港区接至现状黄岛站
   ●积极推进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建设
   ●开展青日高铁和胶州湾过海铁路前期研究工作
   ●推动董家口至沂水铁路和董家口至潍坊铁路的规划实施
  轨道工程
  ●开工建设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南段(辛屯路站-青岛西站段),开展轨道交通12号线、21号线的前期研究工作
   ●开展轨道交通1号线、6号线公交接驳规划
  常规公交
  ●根据客流需求合理采购公交车辆,有计划更新报废车辆
  ●积极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保障公交路权优先,实现公交提速
  长途客运
  ●集长途客运、二隧公交枢纽、轨道、常规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打造区域公共服务中心。
   ●参照《综合客运枢纽导向系统布设规范》,完善标识系统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