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
区人民医院畅通救脑护心“高速路”,全力守护卒中患者生命健康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张冰 魏青
“哎,今天什么班啊?”“抢1。”“哦,我是抢2。对了,一会儿有个护理问题得请教你。”“没问题!”……近日,在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内,科室医护人员在换隔离衣的间隙,简短地寒暄。早晨7时45分,交班开始,大家描述着头天夜班的工作情况,仔细交接手头工作。随后,科室晨会开始,主任、护士长听取交班报告,就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和指导意见。散会后,急诊科又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开始了。
“来了个急诊病人,怀疑卒中!”晨会刚结束,健共体120卒中群就上传了一名患者的信息和查体情况,“估计还有20分钟就到了。”急诊科医师李义亭边说边拿起手机到预检分诊台挂号,把卒中的相关检查手续通过急诊绿色通道系统全部办理好。
作为全国认证的卒中中心,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有一套成熟且运行规范的无障碍卒中绿色通道系统,患者一到急诊科就可以进行检查,省去了挂号和缴费的时间,做到了先诊治后缴费,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
很快,患者抵达急诊科。护士张迈为患者进行抽血、测血糖等;护士张业慧带领患者进行CT检查。看到检查结果后,李义亭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准备溶栓。医护人员马上将患者抬到溶栓床上,计算好溶栓药物使用量,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检测溶栓前的生命体征。
“您试试把腿抬一下……好,手臂也抬一下……”这是护士在评估gcs评分(医学上用于评估病人昏迷程度)。
“李医生,血压135/90。”“好,开始用药。”“收到,开始用药。”……
溶栓过程中,医护人员仔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者gcs评分。一小时后,患者溶栓结束,本来抬不起来的一侧肢体有了明显改善,患者和家属连声道谢。
顾不上休息,李义亭又着手为下一位患者安排做卒中核磁。经与家属谈话并得到同意,又一次溶栓有条不紊地进行。
没过多久,诊室外预检分诊的护士领来一位坐着轮椅的患者,对方痛苦地表示自己“胸口疼了一小时了,吃过救心丸也不见好”,护士马上让患者平躺,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认是心梗。医护人员立即准备抽血、进行POCT检测、除颤仪监护、开辟左侧上下肢两条静脉通路,急诊科医师李桂欣第一时间联系心内科会诊,心内科联系介入手术,护士将患者护送至介入室。
直至夜幕降临,急诊科的忙碌还在继续,而这只是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无数个工作日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充满危急患者及突发事件、24小时接诊的科室里,“急诊人”们时刻为在最短时间内给患者检查、诊断、治疗,抢通生命通道而准备着、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