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疫情不除,我们不退!”

区交通运输局老党员老职工坚守高速路口,筑牢新区防疫“大门”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冉德平
  “我是老党员,一线上岗值勤有经验,我先上”“年轻同志是业务骨干,在家好好干,我们到前线”……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感动着疫情防控一线的每一名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自4月1日12处公路跨省运输入青疫情防控服务点组建以来,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一批批老党员老职工主动请缨奔赴高速公路疫情防控一线。
  “再有5个月就要退休了,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尽上一个老兵的责任。”1962年10月出生的区交通运输局三级调研员何力,担负着S7602疏港二号高速灵山湾站服务点车辆查验的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任务。他几乎每天都到服务点转一转,查看岗上的执勤情况,协调处理核酸检测、人员转运、物资保障、车辆闯岗等问题,有时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在何力的协调指挥下,服务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相关工作运行顺畅:服务点物资缺什么,灵山卫街道就保障什么;遇到车辆闯卡闯关、交通拥堵等情况,新区交警部门第一时间处理;区卫健局组织执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防疫知识;区交通运输局在班人员及时汇总好数据,处理异常人员隔离交接,发放防疫物资。
  “疫情不除,我们不退!”1969年出生的区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玉海,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目前在灵山湾防控服务点参加执勤。6月1日,新区增设6处普通公路防控服务点,由于人手紧、任务重,已轮班休息的李玉海再次出征参加执勤。他的家里有年逾八旬的老人需要照顾,但他在值班执勤时没请过一次假,也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额外要求。
  “无论在哪个执勤岗位,他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这是领导、同事对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刘智友的评价。今年58岁的刘智友自4月16日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灵山湾、灵珠山、泊里、董家口等多处防控点的执勤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认真落实查验流程,严格查验标准,积极做好每班人员的岗前培训。由于镇街检查人员大都从各个村居抽调,对检查步骤、检查方法、防疫政策不熟悉,刘智友就耐心给大家讲解,直到他们熟练掌握,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既然组织信任我,把我派到这个岗位,那么我就必须在这里把工作干好。”今年49岁的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张秋梅,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由于她不会开车,每次执勤都要倒两三次公交车,为了避免迟到,张秋梅每次都提前规划线路,提早一个多小时坐公交。作为琅琊公路站的职工,张秋梅还认真做好国省道巡查巡检工作,做到本职工作与疫情防控两不误。生活中的张秋梅是女儿、妻子、妈妈,但穿上防护服,她就是冲锋在一线的战士。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