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经济区做好延链、强链、稳链文章,力促高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前四个月实现工业产值167亿元,其中化工产业产值90.3亿元,同比增长70.3%
高端化工“链”出强劲动能

惠城环保一期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前的最后调试阶段。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梅雪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将“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今后五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部署,强调要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产业结构调整、工艺革新。4月召开的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提出要重点发展24条产业链,高端化工作为七大优势产业链之一位列其中。
发展高端化工产业,拥有国际深水大港和省级化工园区优势的董家口经济区当仁不让。围绕“‘十四五’末建成支撑青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奋斗目标,董家口经济区通过升级产业链、龙头项目带动、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做好延链、强链、稳链大文章,让高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年1-4月份,董家口经济区实现工业产值167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化工产业实现工业产值90.3亿元,同比增长70.3%。
>>延链
聚产业促升级
眼下,位于董家口经济区的南洋聚合新材料项目即将正式投产。该项目依托自主研发的新型制造技术和工艺,将为产业链下游的聚乙烯、聚丙烯制品加工项目提供原料配套。企业之所以落子董家口经济区,与这里的产业链招商理念紧密相关。
“金能化学的聚丙烯项目,正好能用到我们的透明成核剂产品,能够提高聚丙烯的附加值,也可以拓展我们的销售渠道。”青岛南洋聚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博昕说。
2018年,总投资200多亿元的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落户董家口经济区。围绕这一精细化工龙头项目,董家口经济区管委提前谋划,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在项目的招引上,我们进行定向的延链补链,让各个产业链之间也能够形成一种横向融合、优势互补、循环互动的新型化工产业体系。”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李建涛说,围绕做强做优精细化工产业,董家口经济区深化产业链条研究,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尽快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经济发展部部长杜军告诉记者,董家口化工产业园的每条产业链都形成了“1个图谱”和“招商清单”,精准招引孵化轻质原料制烯烃、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并以工程化、项目化方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创新能力。
>>强链
引龙头增动能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项目驱动,以项目为牵引,引进一批头部企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高成长企业项目。董家口高端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项目建设始终是重中之重。
在制造业领域,龙头项目往往能够产生“一带多”的产业链带动效应,围绕做优做强高端化工产业链的目标,董家口经济区着力打好“链头牌”,通过科学合理布局产业项目,有效发挥龙头项目的带动效应。
与金能科技一路之隔的双星轮胎,通过与金能科技签订炭黑采购协议,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双星轮胎产业制造本部总经理范晓东说:“因为双方厂区比较接近,金能能够提供更加有竞争力的炭黑产品和快速的服务,双星与金能现在紧密合作,在加强董家口经济链条化和集聚化发展方面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直以来,董家口经济区在龙头项目招引上着重发挥国际深水大港和省级化工园区优势,按照“链条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思路,聚焦百亿级大项目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主企业进行攻坚突破,初步形成了以海湾化学为龙头的乙烯产业链、以金能化学为龙头的丙烯产业链、以益凯新材料和国橡中心新材料产业园为龙头的碳四产业链。
同时,董家口经济区还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机制,实施项目清单管理,明确工作清单、工作路径、责任时限,建立亮灯管理、纪实管理制度,加速现有项目投产达效,为经济增长输入强劲动能。
>>稳链
抓要素促保障
为了做大做强高端化工产业,董家口经济区在服务项目建设上用足了心。抓要素、促保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靠前贴心服务、搭建平台……一项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眼下,经过紧张的建设,惠城环保一期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前的最后调试阶段。企业也积极开展和美国、日本、伊朗、印度等客户的订单对接,一切进展顺利。而就在不久前,公司还在为关键配套设施蒸汽供应迟迟得不到解决而担忧。
惠城环保一期项目,拥有世界先进的炼化行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可实现废催化剂资源化再利用,但关键配套设施蒸汽供应的滞后,让这些订单变成了压力。董家口经济区了解到该情况后,随即启动项目推进纪实管理制度,短时间内成功解决了企业难题。
纪实管理制度就是实施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实行“挂牌销号”制度,将活动开展情况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今年一季度,董家口经济区重点布局总投资175亿元的10个产业项目,每个项目都纳入了纪实管理办法,明确审批和建设的关键环节,限期办结。
“今年董家口经济区把‘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作为推动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除了优服务促保障,还聚焦科技创新、供地保障、人才保障等,强化定期调度、督查通报、工作考核三项工作制度,落实组织领导、责任担当、部门联动保障措施,让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快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化工产业链聚集。”董家口经济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杨广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