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青岛自贸片区着力推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立体化保护,让企业“走得稳”创新“跑得快”

  □本报记者 刘腾
  青岛自贸片区集聚了港航物流、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基因科技等众多先进企业,其中不乏全国领先的“单项冠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随着跨区域、跨领域、跨企业人员往来交流日益频繁,商业秘密保护问题成为当前影响企业经营的常见风险,保护企业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秘密迫在眉睫。
  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着力推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实施立体化保护,让企业“走得稳”,让创新发展“跑得快”。
  >>制度创新<<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1年10月,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支持青岛自贸片区先行先试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基地”试点工作。
  同年11月,青岛自贸片区发布《关于建设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的工作机制》,配套公布《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创建要求》《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手册》,并将通过评定的商业秘密示范企业纳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税务局创新推出的税收“白名单”中,给予其推行特色税费服务和税收监管措施,引导企业自主健全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强化示范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今年5月,青岛自贸片区又发布《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标准,将近年来片区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提炼,升华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规则,成为青岛市首个商业秘密保护团体标准。
  在一系列制度创新的推进中,青岛自贸片区为青岛市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精细服务<<
  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
  从制度创新延展到服务保障的每一个细节,青岛自贸片区建立起立体化保护商业秘密的体系。
  其中,片区创新“法治政务自助点餐”模式,服务方式由“政府端菜”转变为“企业点餐”,推出包含商业秘密保护在内的15大主题“菜单”,为企业提供常态化免费法律咨询。联合山东科技大学、德衡律所、文康律所等高校、律所机构组建了商业秘密保护智库,并对区内企业进行商业秘密保护政策解读及业务培训。
  同时,依托青岛自贸片区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导站,协助政府部门提供商业秘密保护宣传、咨询、指导、风险监测、维权等服务。建立了商业秘密保护联络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形成网格化商业秘密服务体系,确保企业能及时、高效接受相关服务。组织智囊团队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风险诊断30余次,出具“商业秘密保护诊断报告”,有效解决了区内企业个性化、专业化需求。
  >>打造标杆<<
  形成区域共治格局
  6月8日,青岛自贸片区组织召开商业秘密保护创新成果交流会,邀请8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共同探讨未来发展新路径。“这次交流会让我们受益匪浅,片区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视,以及取得的创新成果,让我们在这里发展十分安心。”青岛怡坤物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表示。
  未来,青岛自贸片区将针对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创新型等企业制定制度规则,实施精准匹配。着眼新一代国际经贸规则,构建海外商业秘密保护协调解决机制,试点建立跨境争议多元解决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司法、民事多维保护制度优势,建立“行刑民”一站式维权平台,探索引入司法辅助官制度、保险制度;持续推出一批保护规则完善、组织体系健全的标杆企业,打造“金字塔”型示范企业创建梯队,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共治格局,推动形成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模式”,为促进片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