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作为新区未来重要的东西向快速通道,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将有效打通小珠山对城市空间和交通的阻隔影响,其中小珠山隧道——

打造国内首条智慧山岭隧道


  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改线工程星海滩路立交效果图。
  □本报记者 董梅雪 
  作为西海岸新区重要的东西向快速通道以及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改线工程正在加速推进。截至目前,工程生态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已完成专家评审,行业审查手续完成审批。据了解,该工程东起小珠山以东的现状嘉陵江路-昆仑山路交叉口,向西延伸至星海滩路以西接入胶州湾西路,全长约12.13公里,功能定位为一级公路兼顾城市快速路,主线设计速度80千米/时,双向6车道。近日,记者就该工程的建设亮点及意义采访了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
  打通山岭阻隔,推动路网升级
  滨海区域是西海岸新区重要的城市发展带,城市空间布局及路网骨架受小珠山山体和海岸线等自然因素影响显著,集中于有限的空间走廊。近年来,随着沿海一带用地的快速开发,交通量迅速攀升,滨海区域东西向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亟需优化滨海区域路网结构、完善东西区联系通道,均衡交通分布,联动区域大交通快速发展。
  “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改线工程建设,坚持绿色、环保、低影响理念,能有效打通小珠山对城市空间和交通的阻隔影响,形成串联东西的快速交通走廊,带动滨海区域路网结构全面升级。”区交通运输局总工董凯智说,作为国道G228改线的控制性工程,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改线工程还能有效分离过境交通,释放滨海大道交通功能和旅游资源,提升城市交通品质,带动区域大交通体系和城市路网融合发展,构建区域公路与城市道路一体化路网格局。
  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胶州湾隧道-漓江东路-嘉陵江路-嘉陵江路西延-胶州湾西路-海西路快速通道,以及胶州湾第二隧道-淮河路-江山路-嘉陵江路-嘉陵江路西延-胶州湾西路-海西路快速通道,快速联系新区东部城区、灵山湾片区、西部城区、交通商务区等组团,是青岛站、青岛北站直达青岛西站快速通道的重要节点,实现各功能区以及西海岸新区与青岛主城区融合发展,构建环湾都市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
  项目论证比选,选取最优方案
  记者获悉,根据新区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综合考虑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红线和小珠山生态红线、沿线现状村落、已出让地块、在建和已建建筑物等多方面影响,通过多条路线比选,精选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影响最低的最优线位进行重点突破。
  项目经论证比选后,最终确定东起小珠山以东的现状嘉陵江路-昆仑山路交叉口,对昆仑山路-香江路段现状道路进行改建,向西延伸,采用分离式隧道穿越小珠山,自珠光路东侧、原蒋家店子村北侧出洞,之后沿柏果树河向西南敷设,在星海滩路以西接入胶州湾西路。
  “该方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影响已出让、在建和已建成地块,降低对居民的影响,且隧道规模较小,工程建设费及后期运维费用较低。”董凯智说道。
  项目对道路的敷设方式也进行了多方案比选,以服从路网总体布局、道路功能定位为原则,考虑沿线相关单位的意见及投资经济效益,降低对城区环境、景观和品质的影响,选择合理可行的最佳方案。
  据介绍,除穿越小珠山路段,项目其他路段同步比选了多个方案,经与沿线企业、社区等进行多轮对接,最终推荐小珠山以西采用地面+浅埋地道形式、小珠山以东现状路改建段采用浅埋地道形式进行。同时,昆仑山路节点和星海滩路节点立交均采用部分地下式互通立交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对两侧环境影响,保证交通功能。
  打造绿色低碳、高效智慧隧道
  据介绍,G228丹东线(嘉陵江路西延段)改线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小珠山,连接至胶州湾西路。
  小珠山隧道是国内首条下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岔隧道,通过分级设置主线、支线隧道,实现“多点连接”,增大隧道辐射范围,构建服务广泛、衔接高效、集约节约的交通体系。隧道内分合流的超大跨径设计是项目攻克的重点难题,为此,项目组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勘察设计大师进行咨询。
  据悉,隧道建设将基于“黑白洞效应”等隧道降速的视觉、心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隧道内匀速通行技术标准与安全保障技术。同时,基于隧道自平衡能耗管理系统与光伏直流供电系统的研究,实现隧道绿色、低碳、高效的智慧运营,旨在打造融合“智能运输、传感通信、绿色低碳”于一体的国内首条智慧山岭隧道。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