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排查不落一户,隐患限时销号

灵山卫街道扎实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本报记者 李涛 本报通讯员 邓特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有效防范房屋安全隐患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落实辖内自建房的安全管理,连日来,灵山卫街道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钉钉子、啃硬骨”的精神,排除隐患、不留死角,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思想认识
  让整改“严起来”
  据悉,灵山卫街道第一时间召开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要求各部门、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高度重视“多合一”场所及群租房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以前期安全生产检查为基础,对辖区所有自建房屋开展拉网式、地毯式、起底式全面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清仓见底。
  街道成立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整治方案及整治标准、细化任务分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推进检查、整改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到位,全面提升街道“多合一”场所及群租房等自建房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街道安全形势稳定可控。
  加强培训宣传
  让政策“入心来”
  灵山卫街道始终坚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通过多次召开培训会、派员实地指导等方式,对业务进行详细指导。各部门、社区、合作社、物业公司认真学习研究自建房安全相关文件精神,争做政策上的“明白人”,精准指导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街道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自建房安全知识宣传,针对自建房结构、主体、房龄、周边环境等常识和政策,通过入户走访、“卫 您好”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广泛宣传,不断加强居民群众对自建房安全隐患的认识。
  全面走访清查
  把隐患“找出来”
  连日来,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一线带队,充分发挥“部门+社区+合作社”三级联动作用,重点对人流密集的“多合一”场所、群租房等公共建筑开展拉网式排查。在排查整治过程中,严格落实集中排查整治要求,深入居民家中采取“一户一档”对标对表全覆盖清查,全面摸清自建房屋结构性安全、消防安全、地质自然灾害安全等基础信息,建立自建房屋信息台账,并按照经营用途、隐患类别等情况进行分类。通过入户走访、现场查看、当面询问等方式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立整治台账,确保排查大行动“不漏一栋、不落一户”。同时就摸排数据进行有效汇总和上报,并配合技术专家对前期摸排出的危房进行初步鉴定。
  截至目前,灵山卫街道总共摸排报送自建房1426处,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332处,非经营性自建房94处,已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摸排出的疑似隐患房屋进行专业鉴定、提出整改建议,根据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下一步,灵山卫街道将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加强源头监管,对本次排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及时跟进督查,限时销号清零。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把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