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打造“5+3+5”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5%以上
昂起高新技术产业“龙头” 挺起新区高质量发展“脊梁”

□本报记者 王雪
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近日,西海岸新区管委办公室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西海岸新区要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争取在10项重点指标上实现突破,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500家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完善,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科学规划
构建“一核两湾两廊多园”空间布局
《规划》围绕新区“四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创新要素配置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一核两湾两廊多园”空间布局,加快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打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推广应用双向链接的快捷通道,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和产业链集聚效应。
“一核两湾两廊多园”空间布局,即“一核”引领带动,“两湾”联动支撑,“两廊”轴带贯通,“多园”竞相发展。其中,“一核”引领带动指依托古镇口核心区、海洋高新区,围绕关键领域,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平台,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哈工程海洋装备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发展海洋装备、海洋生物等产业园区,全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成支撑青岛建设国际一流海洋科学城、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两湾”联动支撑,即在唐岛湾区域,依托唐岛湾金融科创区,打造“金融+科技+产业”平台,高标准建设金融科创总部中心和跨境基金中心;在灵山湾区域,依托东方影都、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等重大载体,重点发展高新视频、大数据与云计算、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高端工业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
“两廊”轴带贯通,即依托自贸试验区,拓展技术贸易等服务业态和模式,建设自贸科创走廊,打造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依托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发中心,建设滨海科创走廊,促进智变融合赋能产业升级。
“多园”竞相发展,即依托青岛开发区中电光谷信息港和海尔国际信息谷等园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智能制造等产城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和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技术服务业;依托董家口经济区双星、海湾化学等项目建设“工业4.0”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打造化工新材料和现代物流两大产业集群……
重点突破
打造“5+3+5”产业发展体系
依托新区科技优势,《规划》提出打造“5+3+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聚焦先导性和支柱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布局建设科技产业园区,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拥有世界品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5+3+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即利用高新技术推动船舶海工、智能家电、高端化工新材料、汽车、高端装备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精准推动“芯屏”、海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前瞻发展下一代显示、氢能与储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深海开发等五大未来新兴产业。
在利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规划》明确打造船舶海工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船舶海工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国家级高端船舶修造产业基地和世界级船舶海工装备生产基地。打造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智能家电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打造中国北部智能家电产业高地。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打造千亿级智慧化园区,跨入全国超大化工产业园区行列。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汽车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
在精准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方面,《规划》明确提出打造“芯屏”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千亿级“芯屏经济”规模,打造中国北方光电显示与半导体产业聚集区和发展高地。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海洋药物做到国内前列。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人工智能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在培育未来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未来新支柱方面,《规划》明确发展下一代显示、氢能与储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深海开发等五大未来新兴产业。其中,下一代显示即聚焦下一代显示技术在家用智能电视、大尺寸商用显示等场景的应用,开展显示芯片技术、柔性显示技术、巨量转移技术等技术攻关。深海开发,则前瞻性布局深远海生物技术、深海资源等的科研攻关;加强深海深地资源勘探开发新技术研发,突破高端传感器、高温芯片等深度探测核心技术。
有的放矢
明确五大方面16项任务举措
为扎实有效推动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还从提升产业基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规模发展壮大、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生态体系五大方面,确定了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等16项具体任务。
在提升产业基础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明确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谋划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设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到2025年,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100%全覆盖;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2025年,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00项,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
在推动产业规模发展壮大方面,《规划》明确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快孵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到5000家左右;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以上;加快培育发展科技领军企业,到2025年,上市(挂牌)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
在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规划》明确深化开放协同创新,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
在构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方面,《规划》明确完善成果转化链条,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增强产业创新服务能力。
在优化产业生态体系方面,《规划》明确完善多位要素保障,创新发展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全链条保护,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大产业链招引力度。
蓝图催人奋进,实干铸就未来。西海岸新区将从加强产业统筹协调、完善落实产业政策、健全统计监测分析、完善规划评估机制四个方面保障规划落地执行,上下协调、高效运行,咬定青山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懈怠,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挺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