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今年2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居民直接出资已达221.9万元

奏响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曲

  □本报记者 张静

  “停车位会增加吗?”“能建个休闲广场吗”“能拆了没用的设施吗”……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热议的话题,但改造涉及项目杂、内容多,始终面临人、钱等难题。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实事,自然也要先听取民声。”在西海岸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工作人员看来,老旧小区改造,必须发动居民、依靠居民。通俗地讲,居民不仅是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主体,也可以通过出资建设这种新模式,增强社区居民的家园意识。
  前不久,西海岸新区就以引导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出资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直接出资与改造标准挂钩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效唤起居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居民的内在驱动力。
  《办法》指出,将居民直接出资与优化项目生成机制相挂钩,即按照“自下而上申报、联合审查入围”的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居民积极申请改造。按照居民改造意愿、业主出资情况、加装电梯情况等十个方面设置得分项,根据评分高低在年度投资计划限度内筛选实施改造的小区,确定改造计划。
  同时,将居民直接出资额与小区改造标准相挂钩。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多出资上标准”原则,将小区居民直接出资额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入围的重要得分项,并与小区改造标准挂钩,既落实了居民直接出资责任又极大调动了居民参与改造积极性,同时解决了小区改造可能引起的差异性矛盾。
  如今,通过居民直接出资建设,新区居民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已逐步形成,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性工作得到了夯实,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保障。数据显示,2021年19个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居民直接出资达189万元,其中安居小区居民直接出资率达到了100%。在2022年项目筛选工作中,居民直接出资参与改造的热情持续高涨,入围的28个小区中居民直接出资已达221.9万元。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要内容之一,其改造内容又都有哪些?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会根据每个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在房屋安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社区管理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实行‘一小区一方案’,并合理确定‘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个不同类别的改造重点。”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具体而言,基础类改造主要突出解决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完善类改造主要实施完善社区和物业用房、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以及新建停车场、体育健身场等;提升类改造重点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如完善社区养老、托幼、医疗等设施以及打造智慧社区等,丰富小区公共服务供给。
  截至目前,列入今年计划的2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共涉及长江路、珠海等5个街道的109栋居民楼,4091户居民,建筑面积约42.1万平方米,总投资2.534亿元。
  未来,新区将继续精准发力,扎实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打造具有西海岸特色的匠心工程,不断提升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让幸福在居民家门口持续“升级”。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