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三动”发力:净化道路沿线,扮靓乡村环境

藏马镇通过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线并进,有效解决辖区主要道路沿线环境顽疾


  藏马镇赵家沟村环境整洁优美。
  编者按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不断创新思路,通过打出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建立完善监督机制等“组合拳”,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实现了城乡环境“颜值”大提升,增强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本报记者 丁霞

  近日,记者从藏马镇了解到,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开展以来,该镇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攻坚克难,创新打法,以道路沿线综合治理为突破口,通过“党委策动、干部带动、群众主动”,走出了一条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线并进的道路沿线综合治理新路子,有效解决了辖区国省道、连村路、村庄主干道等主要道路沿线环境“顽疾”。

  >>党委“策动”<<
  “兵团作战”提高效率

  “我们安排专人负责道路沿线综合整治巡查工作,将发现的问题拍照发到微信群里,建立台账,逐一销号推进。”小岭子网格村党支部书记丁朋告诉记者。据了解,藏马镇把道路沿线综合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沉在一线、实地督导,有力推动了整体工作进度。
  此外,该镇组建5支由包村机关干部、沿线村庄党员干部、综合执法中队队员、保洁员等组成的道路沿线综合治理集中攻坚分队,全部下沉一线开展工作,实施“兵团作战”。建立“党委第一责任、包片领导具体责任、网格村党支部书记直接责任”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镇划分5大片区,层层压实责任,逐级分解任务,以点带面、全盘推进。
  同时,该镇落实第三方环卫公司、村级管理“双线并行、双重考核”的“1+1”管理机制,引进专业化环卫公司负责村庄及连村路的日常卫生保洁工作,村庄全力做好配合,实行工作成效“互评”,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

  >>干部“带动”<<
  “点面结合”不留死角

  藏马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员联户”机制,实行“书记联系委员、委员联系党员、党员挂包户”模式,鼓励村两委干部带头清理,党员率先清理,进而带动挂包户主动清理,缩短了组织动员时间,提高了工作成效。
  同时,创新“点面结合”工作机制,面上由各分队负责人带队,按照片区分工全力推进清理整治工作,确保整体进度;点上由各攻坚分队明确专人对盲点区域的陈年垃圾、公共区域乱堆乱放等疑难问题进行逐一研究,提前制定解决措施,实现工作由点带面,整体全面推进,确保不留死角。
  自综合治理行动启动以来,藏马镇按照“以路网为主线,向两侧有序延伸”的原则,由党政成员带头攻坚,镇村干部并肩作战,先后组织近1000人次对辖区主要道路沿线路边垃圾、违规搭建、乱堆乱放、超门店经营等现象进行集中清理治理。针对不能当场整改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一销号,跟踪督导,形成了精细化、立体式、全方位整治的良好局面。

  >>群众“主动”<<
  共治共享氛围浓厚

  在赵家沟村、大马家疃村等村庄,记者看到村里的道路干净整洁,村居环境优美舒适。据介绍,藏马镇利用广播、宣传车、大集、网格员入户等形式,开展高密度、常态化宣传,鼓励沿线群众自觉打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活动开展以来,群众参与感、支持率不断提升,自发清理的环境卫生问题达520余处,共治共享效应不断显现。
  藏马镇还积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实施群众参与道路沿线综合治理验收达标制度,构建“问题登记-现场查看-集中整治-达标验收”的闭环处置机制,目前已解决群众反馈的违规倾倒垃圾、挤占公共空间摆放等问题10处。
  此外,该镇还制定道路沿线综合治理配档表和道路信息库,对维持程度较好的道路及时“出库”,保洁难度大、易反弹的及时“入库”,提升了工作的灵活性;把综合治理成效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将党员干部表现与年底评优挂钩。
  下一步,藏马镇将继续加大道路沿线综合治理力度,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环境整治“稳推动”“不反弹”,不断提高环境整治工作的“含金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