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天完成升级,辐射惠及周边10万居民
老味道+新活力 北海公园开园啦

修缮一新的北海公园标志性建筑观涛阁。(西宣供图)

开园首日,游人如织。
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区尽享快乐。
园内增设直饮水,方便市民饮用。
□文/图 本报记者 张静(署名除外)
6月19日,西海岸新区北海公园举行开园仪式,拥有30年历史的北海公园经过“精修”后焕新归来,将直接辐射惠及黄岛街道29个社区10万居民。北海公园始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约14.2公顷,是新区第一座古典风格的综合公园。随着时间的推移,设施功能的退化,而立之年的北海公园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急需改造提升。如今,经过升级改造的公园在保留原汁原味风貌的同时,焕发出了新活力。当天上午,记者走进焕然一新的北海公园,感受这座老公园的新魅力。
便民利民惠民,彰显城市服务功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市民早早来到入口处等候,迫不及待一睹这个可以观海、适合爬山、宜叙旧的“宝藏地”。“我以前几乎每天都来公园散步,好几个月没来,挺想念。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迫不及待过来看看。”公园精修再开,对于市民赵德凯而言,就像失而复得的“小幸福”,格外美好。
“今黄岛之通域,古齐鲁之汇融,东望碧波,万顷翠澜,西瞻城堑,千里坎龙,忆秦皇巡幸……”步入仿古建筑组群的北大门,“九龙吐水”影壁,上书《黄岛赋》,古香古色的韵味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观赏。
“传统的公园相对静态,而现在人们有更加多元的需求,大家期待公园好看又好玩,在休闲放松中能有所收获。”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北海公园改造项目负责人韩刚说,“我们以‘画里北海 水墨山居’为设计理念,在充分保留历史幽深的黄岛古韵基础上,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原则,从文化特色、生态品质、服务延伸、休闲游憩、夜景亮化等方面全方位对公园进行改造提升,新建康养园、萌宠乐园、儿童乐园、月季园、牡丹园、健身广场等多处休闲放松功能区域,并重修环山步道,还增设直饮水、无障碍通道等,同时优化夜景亮化、监控、消防等功能性设施,着力打造成新区首座集古风古韵、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休憩养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打造专属空间,男女老幼自得其乐
“我家就在附近,这公园我们是千盼万盼,终于修好了!这里的娱乐设施很齐全,以后周末我就可以带着孩子来玩了!”在儿童游乐区,市民刘红开心地说。
记者在这里看到,巨型轮船、网状秋千、彩色穿山洞等造型各异的设施引人注目,孩子们开心地玩耍着。为照顾儿童活动,游乐区还铺上了塑胶软垫,踩上去安全又舒适。
“在公园的建设和提升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专门增设适合儿童的游乐设施、健身设施等,让这个美丽的公园充满更多童趣与暖意。”韩刚说。
此外,公园还打造了新区最大的户外萌宠主题乐园,让热爱宠物的市民能够在这里找到专属空间。
萌宠乐园的南侧则是备受老人关注的康养园。“康养园集读书、听音乐、品茗、会客等多功能于一体,供市民修身养性。”韩刚告诉记者,目前该园正处于完善设施阶段,尚未启用。
漫步园区,环山步道的两侧、林间空隙等处种满各色绣球,牡丹园、月季园等专类园内也都鲜花盛放,一派“花开如诗,草木如织”的景象。据统计,整个公园绿化面积达67000平方米。
挂图作战推进,加快公园城市建设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工作进度,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成立工作专班,每日部署调度,确保项目建设全速推进、高质量落地。“该项目实现了当月立项、当月审批、当月发布招标公告,无论是细节处理还是施工管控、后期维护,都坚持精益求精。不仅如此,项目还实现了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养护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韩刚说。
据悉,西海岸新区今年共实施14个山头公园整治任务,数量全市最多。北海公园作为其中之一,仅用190天就完成项目的升级改造并率先开放。截至目前,新区已有3处山头公园完成整治工作,并将陆续对外开放。
山头公园整治工作是新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率先突破,早见成效,西海岸新区紧扣各项目标任务,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要求,狠抓落实、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实现了投入主体多元化、投入渠道和投入方式多样化。目前,共有3处山头公园、15处立体绿化、9处口袋公园、3处林荫廊道等30个民生项目先期竣工,通过环境改善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