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修复术”治好供水管道“老化病”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臧虹汝 报道
本报讯 日前,新区滨海大道(大湾港路至海港路)区间道路北侧一条已“服役”近20年的DN600地下供水管线在经历了一场“微创修复术”后“重获新生”。
据悉,该管线全长近1.2公里,为沿线万余户居民供水。近年来,该管线因管道老化、变形导致爆管等问题频发,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公司遂将其纳入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对其进行改造提升。为避免占路施工对周边环境和群众出行带来不利影响,水务公司选取了“微创修复术”——非开挖HDPE内衬管技术。
据了解,该技术是通过在老旧管道内增加内衬管形成“管中管”的方式实现旧管修复。“与传统修复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无需大面积开挖占路,对周边群众用水和出行产生的影响较小。”水务公司工程管理处处长宋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