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七大领域制度创新,主攻六大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青岛自贸片区——
厚植沃土,激荡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孙进涛 摄
开栏的话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我省印发《“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晰了突破路径。西海岸新区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第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三个十大”行动为引领,在“走在前、开新局”中奋勇争先,当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龙头,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
本报今起开设《走在前开新局 “三个十大”行动看新区》专栏,集中展示新区扎实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的创新举措、进展成效和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刘腾
青岛自贸片区是青岛市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是国家赋予的重任和使命。成立两年多来,片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田”的独特优势,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176项创新成果,4项在全国推广、29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片区在不断加强改革创新的同时,也充分激发了产业活力:外贸进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两年实现翻一番;新增企业主体2.39万个,是成立前该区域总量的1.4倍,企业活跃度86.2%;新增世界500强项目45个,总数达到143个。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实施山东自贸试验区2.0版。立足新时代,青岛自贸片区将继续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深化制度创新
激发产业活力
围绕打造航运贸易金融耦合生态、海洋智造科创深度融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青岛自贸片区自成立以来,持续推动七大领域首创性、差异性、集成性创新,不断激发产业活力。
据悉,这七大领域包括提升港航服务辐射力、提升国际贸易影响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现代海洋科技创新力、提升金融支持保障力、提升中日韩区域合作带动力、提升绿色发展驱动力。
青岛自贸片区构建“端到端”全程物流体系,建设沿黄流域一体化内陆港;全面推广智慧码头,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助力青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数字仓储、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三位一体大宗商品贸易生态,建设新型数字化易货贸易聚合平台,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突出数字化转型,做强智能制造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基因科技产业。
同时,片区瞄准深远海,聚焦海洋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装备产业加快发展。以“航贸金、海智创”耦合发展需求为重点,创新“蓝色金融”“绿色金融”规则,推行全球首个蓝色资产分类标准、“白名单”等系列举措,发展特色金融。发挥地缘优势,抢抓RCEP机遇,以中日韩消费专区、“国际客厅”、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等为依托,打造自由贸易创新样板。聚焦“绿色”“双碳”战略,以全球首个绿色自贸园区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突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生活配套“绿色转型”。
创新金融服务
精准赋能企业
前不久,青岛自贸片区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该中心围绕企业信贷全流程、成长全周期、发展全链条,依托“线上+线下”的运营体系,汇集金融生态系统资源,为片区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融资配套服务以及政策资金申报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我们汇集金融服务资源,为片区内的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青岛自贸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灵露介绍,片区通过“区税银”联合创新机制,共同探索更多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其中,今年设立1亿元资金池的“自贸贷”就是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中心推出的金融产品之一。
据悉,“自贸贷”为疫情下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融资提供风险缓释,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片区内不少企业从中受益。
“‘自贸贷’贴息15%-20%,能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微企业能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对企业未来发展非常有利。”青岛蓝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彬告诉记者。
金融改革创新,是青岛自贸片区的重要使命。自成立以来,片区积极承担国家赋予的22项金融试点任务,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其中,顺利落地国内“首单”橡胶区块链以及保税原油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搭建起全国自贸试验区唯一“区块链+贸易金融”创新示范平台——“货兑宝”;落地自贸试验区首笔新元融资互换业务、中泰货币互换项下泰铢融资业务及全省首单飞机和船舶离岸融资租赁业务。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易货贸易、离岸金融、融资租赁、行业保险等方面发力,持续开展制度创新,并出台一系列扶持办法,以金融创新助推产业发展。”青岛自贸片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六箭齐发”彰显
“一核引领”作用
在加快制度创新的同时,青岛自贸片区精准聚焦国际贸易、港航物流、现代金融、集成电路、基因科技、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开新局。
6月9日,青岛首个新兴产业园——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园,迎来了首批总投资201亿元的1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批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引擎。
据悉,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园瞄准“打造中国北方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发展目标,建设首批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园区,将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条的集成电路“千亩产业园区”。
除此之外,片区还以航运、贸易、金融产业为核心,以数智港口、数智仓储、数智贸易为突破点,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创新金融手段,全面建设数智化园区,打造“航贸金”耦合发展生态系统。紧跟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智能家电产业,建成首个5G边缘计算联合创新基地,打造全球家电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示范园区,通过卡奥斯平台赋能智能制造产业低碳化发展。同时,片区还聚焦海洋生命科学研究、基因仪器设备制造、基因编辑育种、海洋源新型生物制品与材料、海洋药物研发等领域,突出海洋智造科创深度融合,建设“千亩基因谷”,争创全球基因时空组学策源地。
“我们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成立起六个产业促进工作队,这样就是‘六箭齐发’,以实际行动彰显‘一核引领’作用。青岛自贸片区将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和勇攀高峰的激情,坚持制度创新核心,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助力西海岸新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助力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青岛自贸片区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