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创新基层治理,打造“一家亲”服务品牌

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中心


   西海岸新区出资350万元为新市民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2022年以来,区社会治理中心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工委(区委)决策部署,以新市民服务改革为重点,推进社会治理转型创新发展,着力营造开放包容、宜居宜业、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深度”。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发挥“红帆支部”的作用,不断创新“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一是深化“微治理”创新。推广“红色物业”“德育银行”“时间银行”等创新做法,打造一批“叫得响、成效好、特色显”的“微治理”服务品牌。二是打造基层治理示范点。分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和农村社区三类,打造基层治理服务亮点。三是做细做实“微网格”。开展“五个一”建设,即一支微治理队伍、一套民情档案、一份网格联络表、一个网格公示牌、一套运行机制,提升网格治理服务效能。四是开展“警网融合”联动试点。以长江路街道、红石崖街道、辛安街道、泊里镇为试点,推动警务力量与社区网格力量深度融合,建立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信访维稳联防联调联控机制。
  深化服务改革,提升治理“温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让治理更具“温情”。一是深化新市民服务改革,打造“一家亲”治理服务品牌。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各方资源,健全完善市民“一家亲”服务平台,为新市民提供疫情防控、就业、教育、医疗、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线上服务。以“做细、做深、做实、做火”为目标,精准对接市民需求,开发运营全省最好用的市民服务“小程序”。建设新区新市民学院、镇街新市民学校、社区新市民学堂三级新市民工作培训机构,提升各级网格工作人员服务新市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健全新市民积分服务、评选表彰、生活就业扶持等政策激励机制,鼓励新市民尽快融入新区、建设新区。二是创新政务热线办理机制,打造“人民满意”的热线。实施政务服务热线业务外包,健全全流程热线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建立区领导对分管领域群众诉求定期调度处置机制,健全热点问题定期研判、重大问题专题研判、急难问题实时研判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认真解决市民关注的疑难问题。探索在镇街、社区开设居民服务电话,引导群众解决诉求不出镇街、社区,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聚焦数据赋能,提升治理“精度”。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发展应用的新机遇,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和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一是深入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持续推进社会治理指挥调度平台和市民“一家亲”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二是建立常态化新市民信息采集机制,完善新市民人口动态数据库和各行业领域专题数据库,准确掌握新市民信息,为疫情防控、重大节庆会展活动保障和突发事件处置提供精准信息支撑,让新市民服务更“有底”。三是开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数据的分析转化应用,实现基于社会治理数据的社会治安、信访、人口管理、经济发展等关联性分析研究应用,为工委、管委决策服务,为部门工作提速增效服务,为市民需求服务。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