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 张玉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伟大精神总共32个字,蕴含四层含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思想基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实践引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精神特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政治品格。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对伟大建党精神思想层面的高度概括,展现了我们党的思想优势,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建党求什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集中表达。
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来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找准前行的方向。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才能在重大历史关头不迷航、在关键抉择面前不徘徊,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一边,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坚决战胜困难,勇毅走向光明。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不是因利益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所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基石,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实践层面的高度概括,展现了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立党为什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的集中表达。
回首百年征程,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犹如林中的响箭、报春的惊雷,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登上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所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引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精神层面的高度概括,展现了我们党的精神优势,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兴党凭什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范的集中表达。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优良作风,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不惧“为他所信仰的主义而死”,正是凭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模范、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
所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凭借这样的精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价值层面的高度概括,展现了我们党的道德优势,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强党靠什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人民立场的集中表达。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做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的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不负人民就是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幸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所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对党的忠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这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精神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作者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