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坚定扛起高质量发展的“长江路担当”

长江路街道


   宜业宜居的长江路街道。
  唯改革才有出路,唯改革才能常新。作为新区的核心城区,长江路街道始终坚持用改革思维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十多项改革经验做法得到广泛推广,其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经验做法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宣传推广,全市唯一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正加快推进,智慧街区治理模式被评为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案例,婚俗改革、城市更新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充分展现了改革创新中的“长江路担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紧紧围绕新区“一四四六”总体思路,长江路街道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使命担当,立足自身优势,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激发城市活力,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冲在最前线”的改革担当,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一是坚持以创新增动力。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实施新一轮赋能行动,加快推动以上汽通用五菱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电科四十一所等高校、科研机构的“智变融合”,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向五百亿级迈进,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积极构建“主流商圈+特色商街+夜市小摊”耦合发展格局,拓宽城市青年多元社交空间和时尚活力平台,大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二是坚持以改革激活力。以“四新”经济集聚为目标,探索建立全员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深化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机制,推动总投资190亿元的长江总部经济中心等28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力争全年新开工过亿元项目9个,招引过亿元项目20个。三是坚持以开放强吸力。充分借力青岛自贸片区、青岛开发区、唐岛湾金融科创区的开放优势,创新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行动,加快激发8万家市场主体活力,力争新增市场主体6000家以上,将主城区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以“大胆创新例”的改革闯劲,提升街区治理效能。一是强化街区数字治理。学习借鉴杭州等先进地区数字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快构建“数智长江”综合管理体系,推动党建、社会治理、便民服务、智慧小区等深度融合,推进40个社区的数字化场景应用,争创数字治理街区标杆。二是优化社区精细治理。健全五级网格运行组织链条,强化“支部建在小区、组织覆盖楼栋、党员联系家庭”网格化联动,统筹谋划好楼宇商圈等新兴领域党建,广泛推行“红色物业”“公益银行”等治理新模式,加快形成“新区发展我在其中,新区未来有我参与”的治理格局。三是培育多元协同治理。强化“党建会客厅”“红帆支部”等新阵地引领,创新多元主体协同服务机制,积极撬动132家社会组织和2100名志愿者力量,推进“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建设,加快培育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的共建共治共享“服务圈”,打造街区精细化治理的“长江路样板”。
  以“为民谋福祉”的改革情怀,书写民生温情答卷。一是在邻里团结上添亮度。以创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为契机,在前期“2+3+N”工作模式基础上,积极创建“石榴花开”品牌,着力构建起辖区12个民族、46.8万人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力争在国家层面打造出叫得响、可复制的“长江路模式”。二是在养老服务上增温度。大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扩面增效行动,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方式,加快居家养老驿站和“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联合医疗卫生机构探索“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智慧养老场景方面应用,积极争创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三是在诉求解决上挖深度。深化省级和谐社区示范街道创建经验,创新“调解中心+工作室+小区志愿者”的居民诉求解决联动机制,织密“网格+网络”的居民诉求收集渠道,总结推广以司法工作者为中坚力量的“家门口圆桌会”等工作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居民诉求解决的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全力打造居民满意的和谐社区新标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