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省市区党代会对乡村振兴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现代农业示范区认真贯彻各级党代会精神,坚持以改革攻坚为主线,抓好产业融合,在双招双引上全面发力,在项目建设上全面推进,在产业结构上全面升级,将新区“一四四六”总体思路落细落实落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注重思想再解放,用改革精神谋划双招双引。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资源禀赋,瞄准“智慧农业”“科技农业”“都市农业”,用好平台思维和市场化招商手段,大力推动双招双引,打造现代农业活力区。注重大项目引进,采取外出招商、内部挖潜、产业链联动等方式,积极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经济500强等企业洽谈招商,力争多引进产业融合的大项目。突出特色种植业,重点推动食用菌项目落地,采取EPC+F的模式,依托鲁东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的食用菌研究技术,主要进行花菇、舞茸等珍稀食用菌的育种、繁种和工厂化、智慧化种植。突出做好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所的合作,注重产才融合项目落地,上半年引进中国农科院蜜蜂所授粉蜂研发生产等3个项目和李继莲等4名博士及研发团队。下半年计划再引进至少2个产才融合项目,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产业发展。突出发挥“新农人”协会的作用,联系科技人才到农村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目前已有青岛农业大学原永兵教授、姜卓俊教授和田雪梅教授分别引种新品种苹果、指导大场镇草莓和大村镇食用菌种植,山东农业大学陈建省教授种植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小麦,中山大学农学院刘健教授引进种植日本的新品种水果等。下一步将通过建设实训基地、专家工作队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合作,形成常态化联系机制,推进专家进基层、科技进农田。
  注重改进提升工作方法,用改革思维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结合“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工作前置、人员前移,到一线为企业提供及时、精准、优质服务,助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一是抓全要素服务。不折不扣开展好“万名干部进万企·三送三问三帮”专项行动,全要素投入,党员干部到企业一线开展走访帮扶,目前已走访各类企业、市场主体91家,收集各类问题20多项,重点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项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目前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二是抓产业项目落地。国蓝无尤项目已经落地;中以洁食有机种植项目已经签约落地,项目种植板块已经开工;加快推进幸福村生态文化博览园、农高产业综合体等项目,其中幸福村项目各建设单体主体已封顶。三是抓园区集聚。依托现有项目,拓展企业生产经营布局,引导企业向高科技企业、三产融合企业等转型。目前,大樱桃项目的研发板块已经开工,将增加产品研发、科技培训等业态,提升产品附加值。
  注重升级产业结构,用改革方法提升园区质量。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为目标,抓住产业振兴关键,加强产业生态创新,突出抓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助推农业高质化、高效化发展。抓产业模式升级,构建智产供销全产业链模式,依托健力源项目,以智慧农业生产为基础,高标准建设生产基地和物流加工中心,建成后预计年收入10亿元,带动2万亩农田实现科学、绿色生产,成为产业振兴的样板。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模式,以幸福村生态文化博览园为主,将科技兴农、农耕文化、研学体验等相融合,打造集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新六要素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立足新区特色产业,加强种业的研发。一方面,突出发挥新区现有特色品种优势,大力推进蓝莓、设施蔬菜等品类的种业研发;另一方面,突出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业研发,依托新引进的国蓝无尤、食用菌等项目,开展中草药、珍稀食用菌的品种研发,集聚科技要素,形成新区特色品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