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命悬一线,专家1小时“拆弹”
青大附院医疗团队采用国产支架成功为48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手术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李琳
主动脉夹层被称为人体的“血管炸弹”,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病变,患者血管壁“薄如蝉翼”,咳嗽、弯腰或情绪激动都有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而一旦主动脉破裂引发大出血,患者常会在数分钟内死亡。
8月8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郭明金团队运用PETTICOAT技术,仅用1小时便为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就医的48岁的王先生成功实施手术,解决了他4个月来的病痛。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身患致命疾病<<
患者来青大附院“求助”
据悉,患者王先生长期在非洲安哥拉务工。今年4月,他突然感觉胸部和腹部剧烈疼痛。工友见状立即将其送到当地医院就医,医生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和心肌梗死。因条件有限,医院无法开展这种大型手术,就给他开了一些治疗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药维持,疼了就打止疼针缓解。
8月初,王先生回国。“我们查询得知青大附院治疗这类疾病的成功率高,就一刻不敢耽误地赶到青岛。”幸运的是,王先生找到了治疗这种疾病的专家——青大附院血管外科的郭明金教授。在郭教授的安排下,王先生迅速做了CT检查,最终确诊为“胸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夹层”两处致命疾病,郭明金团队立即为王先生安排手术。
>>采用国产支架<<
1小时拆除“血瘤炸弹”
主动脉夹层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是由于主动脉管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逐渐延伸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引起的。王先生的胸部和腹部都出现了这种夹层现象,且形成了巨大的“血瘤炸弹”,胸部甚至逆撕至左锁骨下动脉,如果引起破裂,随时都会危及生命。
根据王先生的病情,郭明金对手术过程进行了精密巧妙的设计,仅用1小时便将王先生体内的“炸弹”成功拆除。值得一提的是,手术中,郭明金团队运用了先进的国产原研唯强PETTICOAT技术,这也是华东地区首次运用此技术的病例。
PETTICOAT技术采用腔内移植物覆盖原发破口,使血流流向真腔,重塑真腔,改善远端器官、肢体血供,促进假腔血栓化和主动脉重塑,可以很好地平衡支架的覆盖长度,避免患者截瘫的风险,提高患者中长期生存率。
该项技术有引领夹层治疗领域的前沿性,它的运用标志着青大附院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正式进入TEVAR2.0时代。
>>推广原研产品<<
减轻患者医疗费用压力
据了解,作为完成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凶险疾病类手术质量与数量均领先的专家,郭明金一直致力于原研产品的临床运用,且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原研产品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很多患者花费非常低的价格就可以获得持久的疗效。几个月前,郭明金团队就曾为60多岁的患者用另一国产支架成功治疗胸主动脉瘤,为患者节省了使用进口产品的昂贵费用,也为其消除了后顾之忧。
据悉,目前王先生疼痛感消失,状态良好。郭明金表示,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分秒必争,尤其是高危人群,早发现隐患非常关键。他建议,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马凡综合征等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检查,特别是要做好自我血压监测。主动脉夹层重在预防,当突然感到胸部腹部猛烈疼痛时,一定要尽快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