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黄岛法院民事审判四庭副庭长史丽丽荣获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史丽丽展示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证书。
  □本报记者 李宛遥
  “你为什么选择当法官?”“因为法官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忠于法律,追随正义。”
  “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法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是我工作最大的追求。”
  很多人问过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四庭副庭长史丽丽类似的问题,无一例外,她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在法院工作的21年里,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第五届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办案先进个人、全市政法英模……史丽丽办公室抽屉里的荣誉证书,摞起来有一大堆。翻开她去年的“司法答卷”,审结交通事故类纠纷1376件,没有一起上访案件。她已是黄岛法院质量的名片、效率的代名词。
  9月21日,在史丽丽的履历中,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得知这一喜讯,记者第一时间连线采访,得知刚刚从表彰大会分会场赶回院里的她,正在准备下午的两场开庭。她告诉记者:“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满意’是我的最高荣誉。”
  让司法温情照耀
  案件办理的每一处角落
  “史法官,没想到这么点小事你还记得,实在太感谢了!”拿到诉讼费的当事人李女士拉着史丽丽的手颤抖地说。
  原来,史丽丽在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中了解到,十几年前,李女士的丈夫在一场重大交通事故中被撞成植物人,李女士起诉至黄岛法院后,尚有一笔1600元的诉讼费未领取。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随后的几天里,史丽丽去档案室翻看卷宗,发现没有财务单据,便在堆积如山的会计凭证里认真寻找,最终找到了诉讼费缴纳单据,并为李女士办理了退费手续。
  “大姨,你家有几个子女,都工作了吧?平时孙子孙女都是谁带?”送上诉讼费,史丽丽又笑眯眯地跟李女士拉起了家常。她说,微笑和拉家常是办案的一个法宝,“微笑可以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拉家常可以增加当事人对办案法官的信任度。”
  在史丽丽看来,司法为民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彰显在办案的细微之处。因此,她的案子大部分以调解方式结案,对于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她总是将法理和情理分析得透彻明了,让当事人赢得明白、输得服气。由于她的微笑服务和拉家常的接地气工作方式,她的案件调撤率在70%以上,服判息诉率超过90%。
  让爱岗敬业扎根
  公平正义的每一块土壤
  叮铃铃……一天,史丽丽接到一个电话:“史法官,我的妻子还在医院躺着,等着钱做手术,家里一分钱也没有了,你看这个案子能不能尽快处理?”
  原来,李某的妻子因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住院,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为对方全责。由于该案发生于疫情期间,为帮助受害人及时得到医治,史丽丽利用互联网开庭模式,仅用几天时间便高效启动了交强险人身损害赔偿提前支付份额,尽最大可能保护受害人及时得到司法救助的权利。
  “对审理交通事故类案件来说,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时间成本是公平正义的体现。”史丽丽说,她要求自己与时间赛跑,让公平正义既看得见又来得快。据统计,2009年至今,史丽丽审结各类侵权案件万余件,其中2019年度审结1152件,2020年度审结1287件,2021年度审结1376件。所审结案件无一起上访事件,无一件被发回或被认定为错案。
  让过硬素质深植
  司法实践的每一个环节
  在2013年的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案件中,一辆油罐车与一辆大客车相撞,导致大客车上四人死亡,二十余人受伤。该案诉至法院后,史丽丽发挥过硬专业素质,仅用三天时间便将该案妥善化解。各方当事人对她过硬的专业素质竖起了大拇指。据了解,该案无一方当事人上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长达10余年的审判实践中,史丽丽总结出了“分、和、快”三字工作法则。其中,“分”即科学分类,找规律,将相同类型的案件放在一起审理,提高审判效率;“和”即调解和释疑并用,努力息诉止纷;“快”即快审快结。当庭宣判案件做到三日内送达,定期宣判案件全部当庭送达。2008年至今,史丽丽审结案件的数量一直位列黄岛法院前三名,她也于2011年率先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承担起全院四分之一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
  虽然这些年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史丽丽对所取得的成绩没有丝毫骄傲和自满,她坚持“8+1”工作模式——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面对新的荣誉,史丽丽坚定地说:“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好务,这是我工作的标尺。我将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努力为人民多做实实在在的事,为法治天平增辉添彩。”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