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强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读好书
□本报记者 丁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个孩子享有高质量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8年来,始终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聚焦解决学生所需、家长所愁、学校所急等重点问题,强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育美誉度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一张蓝图绘到底,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8月31日是新区中小学生新学期报到的日子。包括奋进路初级中学、世博城学校在内,新区有4所学校启用,其中2所位于城区,2所位于功能区。这几所学校的交付启用,将进一步丰富新区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
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区成立工作专班,在学位紧缺区域深度挖潜,在未来开发区域合理布局,高水平编制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高标准推进学校建设全域布局,保证优质学位供给。
2017年10月,新区创制《青岛西海岸新区学校建设标准》。新标准领先全市、高于全省,对标深圳,将新建配套幼儿园学位规划指标,由千人30座提高到50座;中小学班级内配标准比“十二五”时期翻了一番。
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学生开学季顺利入学,新区在严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与时间赛跑。2021年,31个教育项目开工建设,创历年之最;同年7月份,集中竣工交付学校幼儿园17所,创单次交付数量之最。
2022年,市民广场东幼儿园、金河路幼儿园于4月份完成基础施工,5月份即主体封顶,短短30天跑出施工“加速度”。8月,迁建张戈庄小学项目完成主体封顶,启用后可提供学位1620个,极大满足周边学生入学需求。
“我们对重点项目列出清单,定人定责,严格落实工程立项、土地选址、规划建设、竣工验收等工作流程。同时实行项目建设全程跟踪督查,确保各个项目进展。”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于瑞泳告诉记者。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新区投入136亿元,新建、改扩建172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83750个,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到2025年,新区还将新建、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109所,增加学位78000个。
发力集团化办学,打造名校“孵化器”
北庄小学原是新区的一所薄弱学校,校舍、设备老旧,且校园内多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2020年9月,根据全区统一规划,北庄小学加入珠江路小学教育集团。“被赋予人财物统筹权后,我们整合集团基建维修资金,全部投入到改善北庄小学办学条件中,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学校硬件水平。”珠江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张燕说。
翻新西校门、建起传达室、硬化校内道路……如今,北庄小学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13个教室的白板全部“换新”,老师们的教学电脑同步升级,增建的微机室成了学生们培养兴趣的新去处。
近年来,新区将集团化办学纳入区级重点改革项目,成立由分管负责人牵头,教育、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这种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是简单的组合捆绑,而是依据薄弱校的不同情况匹配相应的教育集团,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提升育人质量。
面对新建校学生分流的这一普遍难题,新区把26所新建学校全部融入优质校的集团化办学,通过打造优质校新校区或级部校区的方式,顺利实现学生分流,极大缩短新建学校的成长周期。
据悉,目前中小学教育集团已涵盖了全区46%的学校,65%的学生受益。“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建的109所学校、幼儿园,也将全部实行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资源全区覆盖。
打破边界、资源共享,迸发合力、互助共进,集团化办学塑造起西海岸教育新生态。“越来越多的学校发展成为区域名校,如今新区优质校占比由30.7%提高至58.5%,集团化办学成效愈发凸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驶入快车道。”于瑞泳说。
人才培养再创新,拓宽学子成才之路
近日,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山东赛区)委员会接连传来喜讯,新区学子在物理、化学、生物省赛中喜获一二等奖,一等奖获奖人数实现历史性突破,填补了新区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省级集训队的空白。
物理复赛,山东省前22名有2人来自青岛市,新区一中的朱昭宇以理论成绩山东省第一名入选省队。全省一等奖109人,新区4人获奖;全省二等奖43人,新区11人获奖。化学复赛,山东省一等奖120人,新区2人获奖。生物复赛,山东省一等奖58人,新区1人获奖。
近年来,区教育和体育局对标高校“强基计划”和“多元成才”,加快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实践多元优质发展路径,不断为学子拓宽成才之路。
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新区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全国引进知名金牌教练,组建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团队和竞赛金牌教练团队,打造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贯通式培养模式。通过不断优化学科竞赛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全区营造上下联动、积极备赛的浓厚氛围。
在创新优生培养策略方面,新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对标高校“强基计划”,建立三个5-8人的“创新人才”培养梯队,加强竞赛辅导。同时,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研讨沙龙制度,学校干部教师集体教研,开展尖优生培养研讨交流,进行精准辅导。
借力智慧教育行动,新区健全完善“因材施教”教学应用,为初高中学校配备数理化学科个性化学习系统、虚拟实验室,推进智慧教学全场景应用。建立“教育大数据洞察系统”,动态生成各学校、学段、学科教学数据,实现学业质量全时段监测与精准诊断。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为高三学生建立数理化学科“一生一策”线上错题本,为参赛学生提供“私人订制”训练套餐,全面提升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