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精”字诀,服务新市民
胶南街道积极探索“四精四化”服务模式,助力新市民融入新生活
□本报记者丁一
本报通讯员焦宗耀
胶南街道作为西海岸新区百亿级工业镇街之一,有近千家企业,辖区务工人员占总人口的近1/2。针对流动人口占比大、流动性强等特点,如何让新市民充分享受到各种基本公共服务,成为胶南街道关爱新市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胶南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坚持把“精”字作为做实做细做好新市民服务的关键,积极探索创建“四精四化”服务模式,助力新市民融入新生活,增强新市民的归属感。
四级架构全覆盖
网格管理“精密化”
为做好新市民服务工作,胶南街道第一时间成立新市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设新市民服务专班,建立“镇街-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管理体系。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和企业分布情况,划分5个社区、32个网格、129个微网格,逐一明确负责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人的管理服务体系。
另外,依托微网格构筑新市民服务站和新市民联络服务微信群,建立微网格负责人、楼长、房东微循环机制,以“微网格”服务带动网格化大管理,让每位新市民都能在网格体系内找到“栖息地”。
智慧平台显身手
分类推送“精准化”
为进一步提高新市民服务管理质量,胶南街道自主开发设计了“慧治惠民”管理平台。据了解,该平台可以精准分析新市民诉求,将有服务需求的新市民纳入短信推送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推送服务。如针对青年群体,平台会推送优质的创业就业信息和政策等;针对中年群体,平台会推送优质房源信息、子女就近入学政策等;针对老年群体,平台会推送养老医疗保障政策等。
截至目前,“慧治惠民”管理平台已推送服务信息2万余条,累计帮助千余名新市民解决就业、租房、医疗等问题。
部门联动聚合力
人员摸排“精确化”
胶南街道采取“线上线下”齐发力的方式,加强人员摸排,全面做好新市民精细化管理服务工作。
线上,依托街道“慧治惠民”管理平台,定期更新注册企业信息、注册人口信息、出租房屋信息、政策服务库等,与新区“一家亲”平台形成有效互补。目前,该平台已累计完成39105条户籍和新市民人口信息、近千处出租房屋信息以及1000余家企业信息的录入。
线下,胶南街道充分发挥“组团”作用,组织民警、综治协理员、社会治理网格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确保流动人口数据实时更新。同时,认真落实“以房管人”措施,扎实做好对出租房屋的清查管理工作,逐人建立台账,实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变化情况。
红帆领航当先锋
新市民融入“精深化”
为准确掌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优秀分子和流入党员情况,进一步提升“红帆支部”服务管理水平,胶南街道还创新研发了“智慧红帆”空间信息管理平台。
据了解,该智慧平台的应用,拓展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应用场景,为“红帆支部”工作科学高效推进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中的“党员报到”模块能够帮助各类优秀分子、流入党员快捷高效地完成党组织报到程序,向党组织靠拢。新市民人员还可以通过“我要注册”模块,了解街道的各类咨讯,参加街道开展的各类活动。同时,通过“我要上报”和“红帆心声”模块,新市民可以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街道发展建言献策,加快融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