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让孩子在运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西海岸新区体育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极大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男排队员向港头小学小队员们传授球技。
  □本报记者 丁一
  
  体育运动是青少年的“健康必修课”,对于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近年来,西海岸新区青少年体育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形成了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极大满足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升的需要。

  全国训练营进新区
  开辟青少年成长通道

  30秒跳绳,你能跳多少下?走进弘德学校的大课间时间,一支由100多名学生组成的“天绳健”跳绳队,在30秒的时间内可以跳90下,达到较高竞技水平。
  青少年体育成绩的取得,与比赛平台、体系创新密不可分。
  近年来,新区坚持将活动植根于课程,以比赛提升水平,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每年举办新区中小学生田径、足球等阳光体育联赛、夏令营等活动,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发现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每年选拔优秀学生队伍、作品等参加各级各类赛事活动30余次,参加人数超3万人,连获佳绩。
  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落户新区。区教育和体育局以此为契机,确立足球特色联盟、学区足球联盟和集团化足球特色联盟三大联盟发展模式,以点带面,特色扶持,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三年间,新区学子在足球比赛中取得15个市冠军,2个省冠军,有18名运动员获得校园足球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17人入选省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最佳阵容,15人入选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全国分营,3人进入全国总营最佳阵容,1人入选校园足球高中女子乙组国家队……依托现代化的足球训练体系,全区校园足球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为校园足球人才成长开辟新通道。

  体育专家进课堂
  增强青少年体育素养

  丰富的驻区高校资源,为新区青少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年初,港头小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排球队交流活动暨排球实训基地揭牌仪式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教学部正式在港头小学设立首个大学生排球实训基地。
  作为全国大学生明星男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男子排球队实现了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三连冠”,2021年代表山东省取得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大学组冠军。港头小学是一所排球特色学校,男女排连续两年在新区排球比赛中获得冠军,连续三年在青岛市排球比赛中获得季军。高校在驻地学校建立排球实训基地,是扩大优质体育资源辐射、推动校城融合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区教育和体育局围绕校城融合工作总体要求,通过创新联合办学模式、共享高校艺体资源、盘活高校课程资源等路径,不断健全联合育人机制、丰富育人载体,推动校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新区邀请驻区高校体育专家进入百余所新区中小学课堂,提高区域内中小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带动提升全区中小学体育水平。目前,全区30余所学校邀请驻区高校教师担任校外辅导员,全面助推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

  冰雪运动进校园
  激发青少年体育兴趣

  冰雪运动是新区青少年体育的一张崭新名片。
  新区大力普及冰雪运动,将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冰雪运动校园普及率、参与率均居全省首位。
  今年年初,在新区海极星滑冰世界,珠江路小学的学生们在这里上起了冰球课。在光亮如镜的冰面上,小队员们全副武装,你追我赶。在场地的另外一侧,学校花样滑冰队也在组织训练,现场氛围优雅而热烈。
  珠江路小学将冰雪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广泛普及冰雪运动常识,在校园传播冬奥文化,让冰雪文化、冰雪运动散发更大魅力。该校还成立了雪豹冰球队和花样滑冰队,成为山东省首个同时拥有冰球队、花样滑冰队及冰雪运动教育基地的学校。1月7日,珠江路小学荣获“青岛市冰雪运动示范学校”称号,这是新区大力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一个生动写照。
  早在2016年,以迎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区教育和体育局先行先试,创新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积极推动冰雪项目体教融合,持续激发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不断巩固青少年体育基础。一方面,落实训练场地,充分利用优质社会资源,与多个高标准冰场签订实践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训练场地。另一方面,聘请国际级运动健将及专业教练团队定期对学生授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梯队训练活动。
  据了解,新区在全省率先推广和普及冰雪运动项目,目前全区26所学校开设了冰雪运动课程,近12万人次上冰体验冰雪运动课程,有效激发广大青少年参加冰雪运动的热情。
  近年来,冰雪运动越发火热,区教育和体育局将继续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冰雪运动课程,推进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发展,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