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

新区首张“村级电子票据”诞生记

  编者按
  今年下半年以来,红石崖街道按照新区全面推进农村财务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试点要求,率先试点村级收据结算票据信息化管理,建设西海岸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票据管理平台”系统,推行收支数字化、网络化、无纸化管理。11月17日,新区第一张村级电子票据在红石崖街道大杨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功开出,标志着该街道村级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正式实施,村级票据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
   □本报记者 仪博文

  11月17日,红石崖街道大杨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内,该经合社党支部书记王波正和几名报账员一起盯着电脑屏幕,仔细核对屏幕上显示的信息。随着报账员轻点鼠标,众人身旁的打印机开始运转,随后,王波拿起打印机刚刚“吐出”的还在微微发热的纸张,仔细察看票据框尺寸和显示格式后,再次与屏幕上的信息进行核对,“名称、开户行账号、金额……准确无误,可以报至企业了。”
  这是该经合社对西海岸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票据管理平台”系统开出的电子票据所进行的打印测试。实际上,在电子票据发送至企业邮箱的那一刻,就标志着新区第一张村级电子票据全流程办理正式完成。
  “我们在村里租赁了一块土地,用作厂房建设。前些年,我们每年都要往村里跑,现场提交相关信息,耗时一个多星期才能拿到票据,现在通过微信对接申报后,当天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票据,流程简化了很多。”这张村级电子票据的申办企业是青岛庆霖工业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单体财表示,这份票据是公司缴纳费用最重要的经济支出凭证,“办理电子票据让企业不用来回奔波,方便又快捷。”
  据了解,西海岸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票据管理平台”系统是红石崖街道与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对接,获取相关经验后,与拥有专业技术的平台共同研发。“登录系统,可在线填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结算凭证’,生成电子票据。”大杨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报账员杨文成告诉记者,电子票据可以以二维码的形式发送给付款方,付款方扫码后可随时随地打印存档,信息清晰、准确,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从手写票据到电子票据,应用互联网结算电子票据系统,大杨家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村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形成了“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管理新模式。“电子票据方便、快捷,不易出错。有了电子票据后,我们可以更高效地为群众服务,事半功倍。”杨文成感叹。
  “之前一忙起来就会忘记纸质票据放在了哪里,村民来拿药,开处方、开单子,材料很容易混在一起,导致丢失。现在只要微信扫码就能查看票据,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很方便。”村卫生室负责人张桂艳告诉记者。
  和张桂艳有着同样感触的还有在大杨家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便民超市的商户杨宝仁。“真的很方便,不去现场也可以随时下载票据。”拿着成功开具的电子票据,杨宝仁高兴地对记者说,自己每年都要向村集体缴纳商铺租赁费用,再去开具纸质票据。“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有了电子票据,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在家网上缴费、在线下载票据就可以。”
  “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或老人,我们会将电子票据打印好送到其家中,为他们提供方便。”王波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巩固拓展好建设成果,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加高效、便捷。”
  除了为用户提供诸多便捷,村级财务票据电子化,还能有效降低纸质票据的印制、使用和管理成本,有利于提高村级财务运行核算和监管效率,推进农村基层便民服务和经济建设,让村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村级票据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的重要凭证,是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以数字信息代替纸质文件,以电子签名代替手工签章,票据填制更加完整、清晰,审批流程也更加规范,有效堵住了村级坐收坐支、收入报账不及时等漏洞。传统纸质票据为方便日后取证备查,存根要保存5年以上,储存成本高,易损毁、丢失。电子票据便于长期保存,随时可查阅,随用随打印,我们在系统后台可以统一管理,信息清晰、数据互通。”红石崖街道经管办主任殷晓林介绍说,大杨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具的新区第一张村级电子票据,标志着街道村级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正式实施,村级票据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伴随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我们将把更多有益的探索形成经验,争取早日在全区进行推广。”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