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商联创新打造“耦合汇”政务品牌,全方位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纾困解难,当好民营企业“娘家人”
□本报记者 王雪
“各位企业家,今天咱们不说空话套话,直接讲诉求、讲困难、提建议,越具体越好。”11月9日,在由西海岸新区工商联(民营经济发展局)主办的第6期“耦合汇”现场,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毕雷鸣这样开场。
听听企业家的心里话,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为企业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自今年9月起,区工商联创新打造“耦合汇”政务品牌,零距离赋能民营企业发展。通过企业家恳谈会、火花分享会、执委论坛等方式,搭建交流平台、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窗口。
“作为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们有义务倾听企业呼声、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打造‘耦合汇’政务品牌,旨在通过联结企业、园区、服务机构等,搭建多元交流平台、汇聚多方力量互联互通,在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共赢。”11月23日,“耦合汇”当周轮值组长、区工商联副主席单广立表示。据悉,为进一步转作风、提能力,将服务企业各项措施常态化,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活力,区工商联在政策扶持、金融赋能、人才招引、优化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全方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送政策“春雨”,纾企业之“困”
为了解决企业对惠企政策“不知晓”“不理解”“不会办”等难题,区工商联依托“耦合汇”,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精准推送,充分利用“青岛政策通”“希企通”等平台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对接政策,下好“及时雨”、送好“雪中炭”,把政策“组合大餐”用好用足,让惠企纾困政策落地有声。
“为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速度和力度点赞!”日前,青岛开拓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收获满满,先是顺利融资2000万元,确保新上项目的按时投产,随后又第一时间获得了205万元的技术改造综合奖补资金。帮助企业精准、高效享受惠企政策的“政策导航工具”,正是“青岛政策通”平台。据了解,该平台集成在线申报、在线审批、结果公示、资金兑现、流程监管等功能,可以实现惠企政策的“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
另外,企业家恳谈会作为“耦合汇”政务品牌的重磅活动,每周三邀请不同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参会,同时邀请区人社局以及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工作人员,现场解答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人才招引、融资等问题。目前已成功举办6期,参会企业家70余位,收集交办问题建议58个,解决问题13个。
引金融“活水”,为企业“解渴”
“在光伏抵押贷款方面,我们银行早就研发推出了与企业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在“耦合汇”企业家恳谈会上,青岛农商行西海岸分行向企业抛出橄榄枝。这是区工商联结合企业需求“下单点菜”,打通银企信贷“堵点”、连通银企资金“断点”,为企业发展“输血供氧”、精准“滴灌”、缓解融资难题的精准施策。截至目前,区工商联共邀请6家银行与企业面对面答疑解惑,听取有关诉求和意见建议,并对银行惠企扶企政策产品进行现场解读,努力为新区企业创新创业、成长发展“铺路搭桥”。
“就是要出实招,送干货!”毕雷鸣表示,截至目前,区工商联联合各部门邀请百余家企业举办了10场信贷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对接会,进一步深化政金企常态化、精准化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在毕雷鸣看来,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区还推出了50亿元的‘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纯信用、利率低、审批快。”毕雷鸣介绍,目前青岛农商行已放贷或授信274笔,贷款金额22.93亿元,授信额度40.99亿元。
搭人才“云梯”,助企业“攀峰”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引进适合企业发展的各类人才、打造人才梯队,是诸多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为此,“人才”二字成为“耦合汇”企业家恳谈会上被频频提及的“热词”。区工商联先后联合区招才中心、区国际招商促进中心、区人社局等部门召开人才专题“耦合汇”,就与会用工企业提出的半导体专业人才稀缺、招聘渠道窄、猎头服务成功率低等问题,现场给予回应,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区工商联还将联合新区企业和驻区高校建立实习基地,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把校企合作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单一维度教学向“教学、科研、服务”多维度转变,加快产学研融合,打造人才高地,实现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畅通产业链动脉 共享发展新机遇
目前,新区纺织机械制造相关企业共有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纺织装备由单机发展到系统集成,逐渐完成智能化升级,需要产业链共同发力。”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旭在企业家恳谈会上提出,希望政府搭建平台,进一步完善纺织产业链,集合力量协同发展。
了解企业需求后,区工商联随即开展新区纺机产业发展情况摸底调研,并联合青岛东昌纺机制造有限公司成立青岛东昌智能纺纱装备研究院,以此搭建开放共享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纺织行业整体的智能制造发展贡献力量。在西海岸新区举行的全国首场“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大会上,吸引了全国线上线下千余家企业参与交流,现场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共有6家,后续持续对接合作需求的企业共有26家。该项案例被列为全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交流活动典型案例。
同时,区工商联积极组织“卡位入链”系列活动,牵头举办“科大讯飞AI智能工业大赛”“极视角全球人工智能视觉产业与技术大会”等活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150余家企业参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毕雷鸣表示,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政府与企业的“连心桥”,区工商联将继续聚焦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通上下游企业合作壁垒,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链,不断拓展为企服务的深度、广度,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为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